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 黄芳芳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黄芳芳
[导读] 摘要:道路作为城市最大的公共空间系统,对于我们出行的影响,能够直面反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系统。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道路作为城市最大的公共空间系统,对于我们出行的影响,能够直面反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系统。道路空间环境的提升,不单是道路的美化,更重要的是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道路空间中不同使用者的感受,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思路
        引言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错综复杂。在有限的空间结合道路工程的提档,同步对老旧的市政道路进行改造设计,极大地增加了设计难度,因此,如何合理确定设计位置,选择道路材质、规范设计附件等,成为设计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1展开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控的意义
        市政道路作为一个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关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何提升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控效果,保证道路的质量能满足当前城市的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2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
        2.1人行道铺装设计要点设计
        品质化道路改造时我们可选用代表性路段先做样板段施工,以解决主要问题及积累施工经验后推广施工。人行道施工前应先测量计算长度及模数,避免出现过多切割和不规则石材尺寸,沿线出入口与道路垂直关系应进行调整优化,人行道转弯位应按标准弧形半径制定安装侧平石,止车柱及树穴等需按规定合理布置与人行道空间。
        2.2市政人行道施工过程的设计管理
        市政人行道改造过程中,往往好的施工工序和工艺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市政人行道施工中要遵循的主要施工工序:首先,先开挖基础,拆除人行道面层和垫层至原状土夯实层。其次,夯实原状土夯层并铺设垫层,垫层表面应平整、密实和稳定,基层应平整、密实和稳定,其坡度应与面层一致。再次,需要注意控制好各层标高,控制垫层厚度、基层厚度,确保水泥砂浆调平层厚度不超过3cm,不得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大面积大幅高差调整。面层安装先安装侧石,然后安装路平石,之后再安装盲道砖和其他面层铺装。
        2.3缘石坡道
        品质化道路提升改造中,无障碍坡道优先考虑做全放坡,条件不具备做全放坡的需加大三面坡开口区域,三面坡面处铺装石材切割位置需严格对缝,三面坡人行道宽度应根据斑马线宽度做到与斑马线齐宽并与对面统一协调。城市道路过街路口及交叉路口与人行横道对应的缘石坡道尽可能采用全宽式单面缘石坡道。
        2.4机动车道设计
        在针对市政道路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整个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基础就是机动车道的设计,在进行机动车道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原有的市政道路进行充分考量,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增加新车道的情况发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设计,为设计线路的经济性以及有效性提供充分的保障。大多数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打通南北以及东西向道路的方式,促使车辆运行的路线选择性得以增加;也可以尽量打通各个不同方向的道路,设计十字路口,为车辆能够选择最短的线路做出保障。与此同时,若情况需要,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迂回设计,例如车辆在下一站才能够进行转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在每段路口都设置一个迂回点,避免所有车辆与公共交通在同一个路口进行转弯,最大限度保障车辆运行效率得以充分提升,实现公交车道与私家车道相分离的目标,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计紧急通道。
        2.5路面设计
        现阶段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常见的高级路面材料就是水泥混凝土以及沥青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使用能各有利弊。

若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施工,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行车噪声得到有效的控制,提升车辆行驶的舒适感,并且对于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的开挖与修补也能够提供极大的便利,为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3国市政道路的现状
        在进行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道路的骨架就是线形,能够充分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以及行驶舒适度,线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将会对市政道路的通行能力产生至重要的影响,市政道路的运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由此决定。除此之外,线形与市政道路改造与其他土方填挖、排水以及构造物的增设等多方面工程作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道路的线形规划工作。但我国很多城市现阶段在进行市政道路改造设计的过程中,线形设计方面普遍存在不合理情况,在线形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并未对市政道路的行车安全进行充分考量,因此导致规划出的道路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还对城市的生态建设以及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提升对策
        4.1强化城市快速路与道路整体格局的规范设计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是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城市快速路的使用,能让居民的通行时间有所缩短,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市政道路开展的一系列规划设计活动中要具有促进城市未来发展的宏观视野,并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生活水平进行一定的分析,得出是否有必要进行快速路的建设。而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道路的施工地点进行考察,并根据道路的路面结构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设计,以产生更加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而且为了市政道路规划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就要对安全出行、人车共存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对周围车流量分析,使得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4.2完善市政道路路网结构设计
        完善的市政道路路网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交通的顺畅度,而为了实现合理的市政道路路网设计就要科学地设计市政道路的路口。设计人员在进行路网设计之初就要对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且要对路口的人流量、车流量进行一定的统计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路网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使得人们可以在道路之间更加顺畅地行驶,而且通过对城市路网结构优化后可以有效减少道路的压力,使得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等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不断促使市政道路路网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4.3完善市政道路路网结构设计
        完善的市政道路路网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交通的顺畅度,而为了实现合理的市政道路路网设计就要科学地设计市政道路的路口。设计人员在进行路网设计之初就要对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且要对路口的人流量、车流量进行一定的统计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路网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使得人们可以在道路之间更加顺畅地行驶,而且通过对城市路网结构优化后可以有效减少道路的压力,使得交通拥挤及交通阻塞等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不断促使市政道路路网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要遵循人性化设计,从人本思想出发,使空间环境具有人体尺度,满足道路使用者的生理、心里和行为特征。在设计中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
        参考文献
        [1]艾菁菁,张弢,高颖艳.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工程经济,2019,29(05):5-7.
        [2]付延年.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44.
        [3]张金涛.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19, 45(05):150-151+157.
        [4]李汉军.市政道路改造的施工质量管控路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68.
        [5]宁力奇.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12):280-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