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竣工测量技术的探讨 武爽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武爽
[导读]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针对房屋建筑竣工测量的技术已经得以革新,其逐渐迈向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将此种技术良好的运用能够保证房屋建设的质量,从而满足质量管控的需求。
        天津泰达规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针对房屋建筑竣工测量的技术已经得以革新,其逐渐迈向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将此种技术良好的运用能够保证房屋建设的质量,从而满足质量管控的需求。本文将重点阐释在房屋建筑竣工测量中所引入的技术,并结合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可发挥的效用说明质量保证的要点,以期为房屋建筑的质量提升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房屋建筑竣工测量;技术;质量保障
        引言
        房屋建筑竣工测量环节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位置,按照测量规范和标准,将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整理成报告,由相关人员结合其中各项数据评定此房屋建筑的建设质量,由此证明了将房屋建筑竣工测量技术引入其中可达到监管质量的作用。下文将集中说明目前在竣工环节常用的几种技术。
        1房屋建筑竣工测量技术
        1.1免棱镜全站仪技术
        所谓免棱镜全站仪技术其需要借助全站仪和棱镜,相较于传统的全站仪,其精度有所提升,但仍然受到测距精度的影响。入射角度是造成测距误差的主要因素,在入射角度为90°时,其精度最高,而入射角度的减小将导致精度的下降,并且制约了测量的速率,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当入射角角度趋近于20°时,全站仪所测量的数据精度最低,如若角度继续减小,将在10°左右失去作用效果,无法完成测量作业任务。由此可见,为将免棱镜全站仪技术准确应用于房屋建筑竣工查验过程则需要保持入射角角度为90°,进而提升技术应用的效能和精准程度。操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和方式,其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所测量的数据结果,因而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测定,将误差管控在5cm的范围内,测距最好不要超过200m,若无法满足以上的标准,则最低限度是测距为500m。在某些只能采取入射角为10-20°的状态中,要配合使用棱镜,将入射角度转变为适宜的条件下,或者采取转战测量的办法,以此对接精度控制的需求,提升精准程度。
        1.2精度控制技术
        在竣工测量中要生成测量图,其真实反映出房屋周围的地形特点、结构和环境特征等,因此要运用测量精度控制技术,保证在叠加显示拨地测量图和现状测量图时图像能够反映出各个建筑物的基本特点,展示每个阶段中建筑物外观形态的变化,从而可将其作为城市地籍规划、竣工验收等工作的参照材料[1]。精度的管控始终是测量各工作开展的重点,需要操作人员熟知城市测量的规范内容,提升对拨地测量和叠加对比的重视程度,引入先进的精度控制技术,管控以上的作业项目。将最弱点的点位的误差控制在5cm的范围内,运用坐标放样法,在一二三级导线之下布置长度适宜、数量适中的复测指导线,一般复测指导线的数量为5条以内,总长不超过400m,借助以上的操作能够有效将竣工测量的水平提升,保证了各项技术作用的基础条件。
        1.3质量控制技术
        上文提到要生成测量图,其真实性将影响竣工核检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建筑体使用的质量,说明要管控测量图的质量[2]。工作人员要从测量图应当反映出的具体信息出发,其要直观展现出房屋不同位置、不同结构体系下的信息,其所提供的信息数据将被应用于地理信息管理的作业中。由此可见,要引入画面质量控制技术,为竣工测量提供支持,保证其各项作业的完整性和合理化程度。根据城市测量规范中的具体类目来看,其绘制的比例尺是1:500,所选取的信息要有所针对[3]。例如,在房屋竣工验收中,要清楚地了解到房基标高、结构、占地面积等讯息,将此部分内容合理化测定是掌握基础信息的前提条件,需要相关人员提升责任意识,具备基本的测绘知识,能够从竣工验收和规划管理的角度思考要收集的信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实用性要求过渡到美观性要求上,其追求更为美观的建筑形态,这为操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其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内容,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配合,降低错误操作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画面图像中色彩、线条和清晰度符合真实情况。


        1.4管线测量技术
        地下管线属于隐蔽工程,但其不良的铺设结构将对后期的运行与安全带来问题,因而需要在测量环节就房屋自身和周边的管线加以测定,获取到管线的走势和线路图样式,充分体现出在城市规划和竣工验收环节中对隐蔽工程的重视程度,助推质量的提升。针对地下管线的材料和作用特点要提前生成注意事项,就其中可能带来测量误差的项目有意识的完善作业过程。例如,在测量雨污水管的阶段,量取的位置设在偏离管道0.2m的区域,将管径标注清楚,如若所测定的管径为200mm,则需要标注并记录成200,形成统一的标准。一般记录数值大于1000的情况仅存在于测定井室的情况下,若在查看记录单的过程发现有异样的数据则采取核检的方式,确定是否是测量的失误,必要时要二次测量,提升精准度。在绘制地下管线的图样或者生成数据表格时,要统一单位,一般以m和mm为单位,根据现行的规定,确保绘图的合理程度,将隐蔽工程的测量工作落实[4]。
        1.5高程测量技术
        高程数据同样是房屋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需要重视的信息,因此要运用相应的技术得出真实且高精准度的高度和高程数值,依照目前推行的办法,将标准内化于实际的作业环节,真正体现出对验收工作的重视,提供更为完整的建筑资料。对于高程测量来说,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相应的工艺技术:在室内地坪和室外散水的测定中,实测绝对高程为,将视线长度管控在100m的范围内,总体线路长度为8km左右,最好不应超过这一数值,测量中要将数据及时的标注在相应的位置,实现对此区域的测定;在高度测量中,要确定楼高的划定范围,一般指室外地坪和女儿墙顶部(或者檐口)间的距离,此环境下要使用钢尺和测距仪,找准测定点,运用三角高程和前方交会的办法,将两次测出的数值差值控制在10cm的区间内,并将两次测量值取平均值,记录为最终测定值。
        1.6要素测量技术
        要素指的是与房屋主体相关的因素,一般涵盖边距、外轮廓、配套设施的信息等,采用地形要素测量技术,通过落实以上的技术,可提供更为完整的资料信息,为验收工作助力。主体相关地形的测定要保证计算的精确度,经由实际测量才可将数据填入,依据规划许可证中的内容比对测定的结果,加以审核,说明配套环境,例如:绿化用地、道路等现状地物的真实情况,将所获得的数据信息等在地图上标明。按照以上的流程能够确保所提供的讯息的真实程度,而确定主要拐点和边界间的距离是维持数据精度的保障,运用至少两个解析点,测量主体轮廓,保证数据的可靠程度[5]。
        2保证房屋建筑竣工测量技术应用效果的要点
        为保证房屋建筑竣工测量技术的应用效果要从技术本身和人员操作两个角度出发,操作人员要分清内外业测量的基本点,知晓二者的区别和包含的范围,准确使用全站仪等提供精准数据的设备,严格遵照规范标准,将数据收集后传入到信息化平台上,完成数据备份的工作。在之后的技术升级中,要将重点放在三维建模软件的引入上,提升其与其他技术的融合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竣工测量是评测建筑质量的必要环节,加入更为先进的技术可使得整个过程具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操作人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将各项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内化,保证设备使用和数据信息的获取形式符合规范要求,由此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天红.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审核房屋建筑面积的难点和方法探讨[J].青海国土经略,2019,04:51-54.
        [2]牟浩.探索规划竣工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42.
        [3]范华,俞炜.民用建筑房屋竣工测量技术实践[J].智能城市,2020,619: 78-79.
        [4]黄文嘉.竣工前后房地产面积差异问题的产生与应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86-187.
        [5]叶治国.全站仪在建设工程竣工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 15: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