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农会威
[导读] 摘要: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内容,该方面涉及的问题较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建筑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身份证号码:45213119870509XXXX
        摘要: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内容,该方面涉及的问题较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建筑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
        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内容。科学合理的进行造价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造价超预算的情况经常发生,在预算份额超出较大的情况下,会对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就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价格,是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建设的预期建设费用以及实际所需建设费用的总和。如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的主要含义就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是建设一项工程建设需要的预期支付费用和实际支付费用全部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这些费用在主要包括建设以及设备的采购费、建筑工程的建设安装费用、工程建设施工的其他费用、预备费用、建设其所有的利息等。这些费用都会结算到工程项目的建设竣工决算当中,并按照新的财务制度以及企业的会计制度核算新增的资产价值,但是这些费用所完成的固定资产是建设必需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从承发包角度来定义,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设备、技术劳务以及承包等市场上,通过招投标等交易方式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在这里,招投标的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单项工程,还可以是整个建设工程中的某个阶段,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等。
        2、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建筑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建筑工程造价经常会受到市场经济以及人为因素的各种影响,所以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一般都比较低,参考价值较小,超预算的现象常常会发生。超预算的现象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了很多挑战,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工程造价预算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位也在工程造价的预算方面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但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很多,所以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容易发生,如果不及时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那么可能会出现工程造价失控的现象,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2.1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建筑项目势必会跟市场产生一定的关系。在进行施工之前,企业要掌握市场的情况,从而合理地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预算。但是在市场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导致预算产生一定的偏差,进而导致超预算的现象发生。
        2.2企业预算体系不够完善
        在企业的预算体系中,各部门不仅要有明确的分工,而且也应该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如果体系中的各部门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合作,那么就很难发挥动态监控系统的预算作用,导致企业很难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2.3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
        概预算编制也影响造价预算管理。目前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表现在工程实际数据与原始数据存在较大差距,预算编制人员在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影响了概预算编制的实施。加上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
        2.4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全面
        造价预算管理需要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实际造价预算管理中缺少对施工阶段的控制。在工程建筑造价预算整体性缺失的基础上,也会影响造价预算的正确性,容易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


        2.5造价预算人员素质低下
        造价预算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低素质在造价预算人员也是造成超预算的原因之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造价预算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在编制预算方法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此造成超预算的问题出现。还有造价预算编制人员没有亲自到建筑工地实际考察,片面依靠工程资料也容易出现超预算的问题[1]。
        2.6项目施工设计多变
        项目施工设计反复变更是超预算的重要原因。分析其设计变更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是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情况了解不全面,设计方意愿和个人意愿掺杂较多。二是设计人员与建筑方沟通不足,设计意图不明确,造成设计反复变更。三是建筑方为了降低招标成本故意将涉及图纸变得不合实际,这也是造成设计变更的原因之一。
        3、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3.1造价概预算合理编制
        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到现场实际调查,结合勘察报告,施工图纸等各种材料对建设方案进行综合性分析,将项目使用的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掌握预算定额等问题。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分析图纸的能力,能够根据图纸分析设计的主要目的,对工程量和套用定额单价进行准确性的计算。此外预算管理人员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数据,工程建设规模,周围环境等合理分配资金,避免出现超预算的问题。
        3.2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從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是针对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情况,需要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如加强对合同管理,明确其中条款,以合同的事项将造价预算进行落实,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确保预算审核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二是将工程材料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原材料,并结合工期和设计确定原材料的采购时间和采购量,避免出现浪费问题。尽量选择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减少资金消耗。三是工程技术较低,要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落实。四是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情况从各个方面进行预算管理,针对不可避免的超预算问题及时上报。
        3.3提高造价预算人员自身素质
        提高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加强对其培训管理。针对当前最新的法律法规对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培训,让管理人员掌握最先的造价预算编制方法。此外,可以聘请专家来为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再者,设置严格的考核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适当惩罚,促进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积极学习。
        3.4减少设计变更情况
        减少设计变更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设计审查由专门审查小组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清晰性,对设计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讨论,针对不合理的内容及时调整。二是建立完善设计变更风险评价体制。设计变更会引起施工材料和工期的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将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尽可能缩小变更的范围,因此风险评估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市场的变化,对设计变更进行充分的分析,判断变更的必要性。三是加强签证管理制度的管理,明确签证对象,规划各方权限和责任,确保内容的完罄件。针对设计变更申报表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通过。
        4、结语
        综上所述,造价不平衡对整个建筑企业的工程开展形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在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工作当中,需要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充分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整理对策,对造价超预算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1]安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J].房地产导刊,2018,(32):204.
        [2]仵晓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06~207.
        [3]侯养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21):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