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的加工误差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 宿连霞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宿连霞 甘武平 安迪 刘来标
[导读] 摘要:事实上,误差问题不会完全消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良相关技术对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问题的出现。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事实上,误差问题不会完全消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良相关技术对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问题的出现。因此,这要求每一位机械从业者紧密结合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发展现状,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问题予以分析,并在此分析的过程中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机械制造;误差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机械制造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设备管理的内涵是指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及实际需求采用计划制定、采买运输、调试运行等方式使设备投入运行,并且对其进行科学的保养维护、改善更新,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直至淘汰报废。高效的设备管理方法,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而且还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企业运营方式不同,设备管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效的设备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在与企业方针目标保持一致的基础上,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同时采取主动预防的原则,通过对设备状态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对潜在的设备故障进行预判,降低故障发生率,从而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1产生加工误差问题的原因分析
        1.1仪器损伤
        伴随着加工仪器的长期使用,机床等整个系统集合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损伤,因此工件制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差问题。同时,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主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保证加工过程的精准性,又关乎后续程序能否安全精准运行,万一主轴发生偏差后续所有程序都会有较大的误差。这种误差一般是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的,运行时无法矫正,所以我们应该格外注意。传动链误差与主轴误差不同,可以在后续运行过程中发现矫正。
        1.2具体定位环节出现的误差问题
        在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进行的时候,机器的具体定位环节出现的误差问题属于比较普遍的,在进行零部件加工的时候出现基准重合和定位副加工这2种误差问题,这2种误差问题的存在对机器加工零部件的精度与质量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确保机器加工的质量与精度,需要充分考虑到引发这些误差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进行零部件加工的时候,需要依据针对误差问题的检查与分析结果加强具体定位环节的管理,尤其是需要对基准重合和定位副加工这2个方面的实际情况。针对这2种误差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准的重合这种问题来说,首先需要结合合理的几何要素对基准线进行详细和认真的定位,确保设计的基准线与实际定位基准之间能够进行吻合,若是出现不吻合的情况,需要认真检查出现这样情况的具体原因。对于定位副加工出现的误差问题,通常出现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定位副之间的配合,才能有效保障机械设备的质量。
        1.3机床方面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不断地运作,用于传递机械制品的传动链便需要不断产生摩擦以维持运作,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同时,所选传动链的精确度不够,难以匹配机械运作,也是误差产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装配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传动链的相关条件进行仔细核对,并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对机械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产品精度。
        2加工误差问题的解决方法
        2.1预防误差的产生
        我们可以通过长期以来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归纳,发现一些关于误差问题的规律。根据规律,修改生产加工过程,规范丰富操作知识,严谨对待操作过程,将一些客观的无明显规律的疑难杂症变成主观的人人可解的简单问题。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总结规律,发现哪个地方容易出现问题以及问题一般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假如说是某个地方的技术不达标,而我们通过总结经验发现是这个地方总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很自然地会去想如何提高这个地方的生产技术,使我们产品工件的质量得到提高。我们还可以通过误差平均的方法来减少误差问题的产生。前文已经提到,误差问题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如果最后成品误差超过预期值同时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立刻优化,这就可以应用误差平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哪些步骤使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误差产生、哪些步骤我们不好控制。然后,我们在好控制的地方提高我们的标准,减小误差。这样可以使整体的误差达到可接受的范围,顺利地完成生产加工。
        2.2加强机械制造生产加工过程中直接误差的控制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市场对机械加工制造产品质量与精度的要求越发严格,更倾向于小批量和高精度的机械加工制造生产模式。因此需要结合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强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并提出应对加工工艺技术误差问题的解决策略,有效保障机械加工制造产品质量与精度。现阶段我国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每个环节应当加强管理与控制,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直接误差问题的产生。机械加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也会导致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中出现一些可以避免的误差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组织机械加工人员参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不断增强机械加工人员的责任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意识,尤其是需要有效提高机械加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有效避免出现人为因素的误差问题。
        2.3误差补偿法
        误差补偿法常见的有多种实现途径。静态补偿在机床加工制造误差中属于一类基础举措,主要是在机床加工程序中增加一部分硬件结构,并与外力共同作用控制方向来减小误差。常见的有:在机床中增加螺丝零件,使用矫正矩尺控制螺丝之间的距离,调整零部件参数达到平衡等。静态补偿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共同完成误差补偿。动态补偿,在工业中常用作实时调整与静态补偿共同结合使用,例如在进行车床切削加工时,温度会随着机床位置移动而发生改变,而此时动态补偿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反馈信息,使操纵者可以根据这些来调整进给量、温度参数等。坐标补偿,多用于电子机械化生产制造中,它利用数控机床建立的坐标系实时对比坐标原点来反馈坐标信息,方便电脑自动进行信息校对,智能开展优化操作以此减小误差。进给补偿,依靠进给伺服系统完成补偿,并在机床传动装置中给出标准,改变刀具运行轨迹,极大地提高了运行加工处理精度。同时他结合开环闭环两种控制方法,降低电机转速来减小误差。
        结束语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若是没有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容易导致对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不合格或是使用期限较短的产品,使消费者容易对机械加工行业产生不满的心理情绪,对机械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会形成不利的阻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和分析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并严格认真地检查引发技术误差问题的影响因素,依据实际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降低误差影响,确保机械加工制造零部件的精密度。
        参考文献:
        [1]姜永秋.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机,2019,46(04):13-14.
        [2]黄涛,冯丽艳.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04):100-101.
        [3]张林,张昕悦.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与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64.
        [4]王洪川.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与控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2):174-175.
        [5]李杨圳.影响机械加工精度因素探析[J].南方农机,2017,48(8):56.
        [6]郭向东.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湖南农机,2018,40(7):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