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测绘新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保证电力工程勘测设计的效率和和精确性,对于促进电力勘测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几个测绘新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CORS技术、机载激光雷达航测技术、数字选线、探地雷达技术进行了介绍,具体阐述了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希望和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测绘;新技术
1引言
电力工程测绘在电力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控制以及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传统的电力工程测绘手段显示出多方面的弊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各种科学技术的创新及改革推动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迅速进步。我们在电力工程中使用新测绘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自动化水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就可以优化电力线路选线路径,有利于大幅节省电力线路设计阶段勘测成本,提高电力线路勘测设计的效率,与传统的电力线路设计中应用的测绘技术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
2新技术在电力工程测绘的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应用广泛,尤其是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功能的移动端软件更是得到广大勘测人员的喜爱,不仅仅因为其使用简便,携带方便,更是因为极大程度提高电力设计阶段勘测人员的生产效率。通过利用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功能的移动端软件,可详尽准确查看村庄、道路等地物的位置信息,为电力线路设计路径优化提供便利。以前的传统选现阶段做法大都是技术勘测人员到现场之后,根据不精准的地图和询问当地人员确定相关的定位及走向。这种做法目前己经不适应与高速发展的电力线路设计的要求。而现在就可以直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功能精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功能的移动端软件为线路设计勘测人员提供导航功能。以前勘测人员根据经验确定行进路线。但是这种线路的确定大都是由经验得来,不能保证线路选择的精准性与合理性。但是根据软件提供的导航线路则是根据大数据的计算机得来的,绝对能保证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勘测任务。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功能的移动端软件中还可以查看自己走过的轨迹。由于勘测的地方地理情况较为特殊,相关的道路等基础部分会发生变化,为了不产生歧义与误解,我们需要经常查看自己已经走过的线路。而现在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明确了已经走过的线路,避免了勘测技术的重复进行,减轻了电力线路设计阶段勘测人员的勘测任务。
(2)CORS技术的应用
CORS技术是许多技术的产物,如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我们主要通过参考站网络、定位导航数据广播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用户应用系统的五个部分,基站和监控分析中心作为主体,使用私人网络数据传输系统连接。一旦测量区域GPS信号很好,你可以使用RTK测量,该方法的工作范围更大,可以满足测量的要求,高的运算速度和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根据现场数据收集数据。利用电子工具开发的CORS技术,成功地开发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我们将CORS系统视为一个通信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新技术、数据通信网络,根据不同类型的实时需求,时时的测量到我们需要的坐标数据。
(3)机载激光雷达航测技术在电力设计中的应用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各行业中应用广泛,通过飞机搭载机载激光雷达航测设备,进行扫描获取地面点的三维坐标。
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发射的脉冲波,可以穿透林木空隙获取地面点高程信息,因此,在林木茂密的山区,也能获得高精度的DEM数据,为电力线路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机载激光雷达航测技术通过检测扫描仪的三维坐标和姿态数据,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到地面点的距离和扫描角度,可精确计算出所需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在地形复杂地区激光采集精度相对较低,必须提高原始差分精度。航测数据采集具有环节多、要求等级高等特点。为确保激光雷达航测数据采集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细节。机载激光雷达航测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进行质量检查,数据质量不满足要求,必须进行补飞处理,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分类计算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地物三维数据与地表三维数据进行分类提取,实现地物信息的分类识别。机载激光雷达航测数据为电力线路路径优化提供依据,极大加快勘测设计测量效率,大幅缩短工程时间,多方面确保了测量的平断面图、塔基断面图等成果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避免测量资料出现差错和返工现象。通过利用后期处理数据.可以准确查看地物精确的三维信息及周遭的环境信息,为电力线路设计定位阶段塔位选择提供依据。
(4)数字选线技术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选择是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将之结合起来利用,这种做法是不需要在现场测绘而且精度较高,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它为电力线路设计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当使用数字选线技术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原始图像应予纠正。这是因为原始图像只有基本的像素和相对坐标,没有必要的大地坐标和本电力线路设计的坐标,不能精确地定位到电力线路的设计。因此,校正图像处理,以获得准备的坐标。将设计图像校正后,可以大大提高绘图的精确性。校正后的图像不仅是地理学的图像信息,而且还有坐标,高度,地形等基础信息。将这些基础信息数据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优化电力线路的设计。在进行坐标转换工作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大部分数据都是不一样的坐标系统。他们不能直接互相操作,不能直接使用,应当将基础数据转化到同一坐标系下,为电力线路选线提供依据,提高选线效率和精度。一般情况下,通过收集控制点坐标,将坐标进行联测,将不同坐标系坐标进行装换,再加以利用,提高选线速度,优化设计阶段选线路径。
(5)探地雷达的应用
此方法主要是利用具有高频电磁波的雷达对地下电缆进行深度扫描,探测地下物质相关信息.应用此方法时不仅要对地下待测物质进行扫描同时还要探测其周边物质,以此确定物质之间存在的电磁差异。此方法的工作原理是,目标实体发出波段脉冲波被检物接受后反射一定的波段,由探地雷自动收集并进行分析,以此确定具体被检物质的数据,通过分析整合,获得检测的详细情况.在应用此方法时,其形成的雷达图通过脉冲反射波进行展示,以黑白色或灰阶方式表示波形的正负峰值.电磁波传递路径、电磁场强弱情况、存在波形等在传播介质发生电性质几何形态变化时而对应做出改变。由此可知,根据雷达图的波程走时、波频振幅可对地下电缆的位置进行探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电力线路的设计中融合新测绘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电力线路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就可以优化电力线路选线路径,有利于大幅节省电力线路设计阶段勘测成本,提高电力线路设计效率,加深电力线路设计的深度,与传统的电力线路设计中应用的测绘技术比,有巨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郑军生,王瑞.现代电力工程测绘测量技术应用现状[J].测绘科技,2009,07(05):19-20.
[2]郑斌.浅析电力工程测量测绘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低碳世界, 2018(12):68-69.
[3]范小琴.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