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殷学武
[导读]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型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时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能减少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
        怀远县水利局  安徽蚌埠  2334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型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时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能减少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农田水利建设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工程规划中存在大量不结合当地实际农田现状的情况,导致水利工程发挥的作用较小。文章主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和现状,提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问题;对策
        1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还需要有物质条件装备作支撑,而水利工程是实现农业顺利生产的重要条件,只有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落实体制改革,才能切实使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其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包含了对渠道、路障、林带、庭院以及垃圾的清理工作内容,“五清”工作的顺利进行必然会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渠道清理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农村田地的灌溉。因此,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中,不仅能起到促使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对落实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由于工程量较为庞大,因此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和管理人员共同实施,但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会选用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因而造成管理效果不佳,工程管理质量下降,对工程的安全性带来很大影响。
        2.2施工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规模较大、难度较高、涉及施工内容较多的工程项目,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管理施工过程。但当前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有部分实施单位没有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体制,或者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了工程管理不完善,漏洞较多,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此外,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以往的管理观念之间存在冲突,若不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将对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2.3施工监控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管需要由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来实施。但从施工监管现状来看,依然存在施工监管人管理意识淡薄、监管素质低下的问题。同时,部分工程实施单位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质量监管体系,施工监督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不够全面。
        2.4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问题包括施工人员安全、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工程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因此安全问题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最主要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但由于部分实施单位或个人意识淡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不到位,或者在使用机械设备等时没有按照科学规范操作,对自身或他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此外,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工程的安全保障,对工程的实施造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3优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3.1打造专业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地区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强的管理,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落实制度的能力、影响执法情况的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地区应该在对地方水利工程管理提升重视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采取定期的形式,对地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等等,做好地方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保证这一部分人有很强责任意识的同时,积极掌握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可以在这一个环节内掌握管理工作,从容应对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除此外还需要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对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在新时期,需要打破人的观念意识,部分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认识有偏差,而且部分人考虑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地方部门应该在了解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基础需求上,挖掘出充分的优质人才,作为后备力量来使用,比如定向培训青年人才、轮流替岗、培养农村知识人才等方式。要想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就需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有计划有步骤的选择合适的管理人才学习、培训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育,让其符合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3.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处理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就要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一是对施工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开始前,相关部门及其人员对图纸严格进行审核,管理人员及其施工与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按照要求完成自身工作,对各环节工作节点进行确定,并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在现场进行管理时,结合工程特点,对项目成本、进度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及时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三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对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只有确保材料质量达标,才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同时对现场所使用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材料质量合格以后,方可进入到施工现场,为工程进度的开展提供保障,避免由于材料问题,而影响到工程成本。
        3.3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影响管理的因素较多,如施工材料、设备及其施工工艺等。在工程建设时,施工人员及其材料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彼此间有着互相配合的关系,只有确保使用先进的设备及其高质量的材料,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第一,重视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尤其是进场及其人员的有效管理,对工程进度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以质量为目标,对各环节施工进行有效管理;第二,材料的有效管理,在确保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对材料质量严格进行控制,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材料达标;第三,有效控制施工技术,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确保技术达到质量标准。
        3.4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长,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种工序,所以,对施工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现场人员做好协调工作。在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工作。现场人员进行有效协调,以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保证工程能够高效完成,以确保施工质量。
        4结束语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涉及的范围广、任务重,在工程施工中同时会涉及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而且水利工程施工大多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因此会应用到大量的设备,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效益,做好施工安全性,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管理体制,做好施工监管和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瑞萍.浅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创新[J].科技与创新,2017,(16).
        [2]索亮,张利,张迎.对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4).
        [3]袁冰,张英,李强.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3,(8).
        [4]韩克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1):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