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岳峰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王岳峰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介绍了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它不仅可以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还能确保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效率,并进一步降低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保徳煤矿机电队  山西忻州  0366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介绍了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它不仅可以加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还能确保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效率,并进一步降低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煤矿行业实现了大幅度进步,其中涉及的各种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作为煤矿生产和运营的工具,机电设备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作业环境、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机电设备频繁发生故障。基于此,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对于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其在煤矿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一、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手段落后
        作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管理手段能够直接影响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需要煤矿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然而,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在管理手段这一方面仍然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机电设备的发展需要。首先,部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分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不足,这种缺陷将会造成机电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机电设备的工作需求。尤其对于经济落后的地方煤矿而言,它们缺乏资金的支撑,很多企业仍然采用最为传统的管理手段,机电设备图牌板丢失现象严重,图纸资料和技术档案存在较大漏洞,进而造成整体管理效率的低下;其次,部分煤矿企业在测试管理手段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这种缺陷使得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无法通过提前检查得以预测和解决,进而造成后续作业过程中出现违章事件和各种可能的意外事故,导致整体管理水平的低下;最后,当前很多企业针对流动性机电设备和固定性机电设备的管理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即安全管理部门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固定性机电设备。需要注意的是,流动性机电设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更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其中出现问题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改变工作理念,实现两者的平衡管理。
        2.设备操作人员素质较低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是煤矿生产的主体,但是在目前很多煤矿企业中,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不仅会影响到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管理工作,严重时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是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并且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相关管理部分,要逐渐重视起这个问题,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相关的操作人员定期进行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并且,还要对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惩罚,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进行。
        3.管理制度不健全
        作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制度保障,管理制度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大部分煤矿企业对于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进而造成这一方面的缺陷:首先,我国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粗放制度。这种制度的最大弊端在于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不明晰,其中很多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负责机电设备的安全监管,还需要管理煤矿生产的多个工作环节。

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安全管理部门会将其工作重点放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进而忽视了对于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其次,大部分煤矿企业针对煤矿质量标准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也没有据以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没有安排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配件、防爆检查装置和电缆等,这些方面的漏洞都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效率低下;最后,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代社会,很多煤矿企业引入了各种类型的先进机电设备,旨在提高自身的煤矿生产效率。
        二、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1.加强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都在工作中将其引入,煤矿企业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首先,煤矿企业需要完善在计算机系统中完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数据库,包括机电设备的型号信息、安装调试、运行状态、更新改造、维护保养、故障信息等多个方面,进而实现对于机电设备的全程监控;其次,煤矿企业需要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通讯与联系,并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开展现场指导工作,这种互动式的管理方法能够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升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最后,煤矿企业需要根据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2.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
        管理人员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质量,并且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也较高。但是,当前很多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都存在素质较低的问题,因此,要想大幅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就需要积极组织他们进行培训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并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另外,还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精尖人才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煤矿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而言,针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煤矿企业需要从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整体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机电设备安全运行体系、具体质量标准、人员配置与具体要求等各方面,这样才能使后续具体制度的制定有章可循。其次,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遵守与设备操作和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清理和检查,做好每次检查的记录,严格把控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性能。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可以将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和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进行结合,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进行惩罚,确保每一位员工能够尽职尽责工作。最后,对于最新引入的机电设备,煤矿企业需要及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明确机电设备的操作和管理要点,不断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使用的重要工具,其工作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后续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制度、技术以及人员等方面的诸多不足。因此,煤矿企业应该根据生产要求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针对机电设备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各种问题,进而提升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治勇.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机械,2020 (2):148-149.
        [2]康艳艳.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9):3958.
        [3]方永.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字化用户,2019, 25(44):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