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坚果林营造及抚育管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9卷第3期   作者:唐昊
[导读] 从我国现有的冷林业经济建设现状来看,
        唐昊

        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鸡西市  158100

        【摘要】:从我国现有的冷林业经济建设现状来看,很多单位对林业生长存在偏见,认为林业的种植周期长,收益慢,林业经济发展态势不好。实际上,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选用优良的树种能够发挥林业的建设效益,全面促进产业和生态化建设。
        【关键词】:红松;果林;营造;抚育管理技术
        红松的产量高、品种优良,用途广泛,属于一种天然无公害的绿色有机物;红松主要在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属于长白植物区系的标识种,仅能在特殊的气候和环境下获得良好的产量。为了获得优质的红松产量,很多林农在生产中采用了错误的种植方法,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后期也出现了树种坏死、产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导致造林失败。针对此,本文结合红松良种基地建设以及红松坚果抚育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相关内容如下。
1.简述红松坚果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1造林选址不科学导致树种成活率不高
        红松造林选址特殊,若选址错误会导致红松产量低,坚果质量差;由于历史背景影响,很多集体的山林、荒地、河滩规划后没有经过科学的整治就种上了红松,在恶劣的环境下,红松的耐受力差,造林后要么不成林,要么成林劣质,产量低,效果不好。
1.2造林苗木的成活率不高
        苗木是造林的基础,由于种植的苗木选择范围有限,种植人员为了节约成本选用了劣质地苗木,这些苗木可能是稻田苗,生命质量不高,若后期将其种植到山地,会降低其成活率,林农可收获的资源有限。
1.3选种质量不高
        科学选种可以保证红松坚果的生长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坚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红松籽和坚果仁成本变高,一些林农发现红松的盈利空间大,因此纷纷种植红松,在选种时候也没有考虑质量,多在乎成本,最终导致种子的成熟度不高、出苗率差,此外一些林农为了过早实现结果,会采用红松嫁接种植,这种方式会破坏红松的质量,效果不佳,就算嫁接成功,其后期也可能不结果。
1.4嫁接后种植处理
        嫁接是红松种植的常见方法,很多红松嫁接需要接受科学的整形修枝处理,以保证树木生长结实。实际上,在种植时候,林农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种植知识,嫁接后就不修剪,让其和砧木一起生长,这种凡事没有实现红松嫁接的目标,大多数还会形成多干树。
2.对于提升红松果林种植质量的措施建议
2.1谨慎选用造林地
        建议科学选用树种,结合树种的特性和生物学特点科学发挥生产潜力,在科学的处理技术下让树种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分析红松大多生长特点,其喜光、耐荫,种植密度不超过900柱每公顷。种植的土层也建议值40cm的埋深以上,要采用穴状整地,要在苗木萌动前栽种,要求开穴直径≥0.3m,穴深要超过苗木主根5cm,栽种时候要保证苗木根正,根系舒展自然,苗木种植后要踩实地面,覆盖虚土(图1所示)。

(图1红松果林)
2.2控制好苗木的质量
        可通过苗木的形态和生理活动来判断苗木的生长效果,现在评价苗圃的指标可从生长形态、活力表现等,若没有科学选择苗木会影响树木的生长效果,严重时候可能会导致造林失败,降低种植的收益。为了保证红松果树增收,种植人员要严格把控栽质量,建议做好遵循以下原则,首选,选择4A生长的一级苗木进行栽种,让其地径大于0.45cm且无损伤、无虫害,生长态势较好;其次建议起苗造林,运输苗木时候要做好保护工作,预防其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脱水,也要避免长途运输对苗木造成损伤;最后,要和有品质的商家合作,得到正规苗圃去购置苗木,保证红松购置得到质量。
2.3科学选择砧木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良好的发展,高枝嫁接技术是一个科学的技术,其广泛运用与红松果材林业建设中,通过科学的嫁接和处理,可以保证红松种植质量,让其能够提前开花结果,获得较高的收益。红松果林砧木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现有的红松幼林中高枝嫁接,这种方式直接简单;第二种是在苗圃中选择4-8年生的大苗培育砧木,进行嫁接,一般嫁接10年就可以进入结果期,在15-20年后就可以进入丰产期,30年后可以保证产量。常见的嫁接方式较多,主要由对接法、髓心形成层对接法等。
2.4采用优良的红松接穗
        母树生长结果收到红松接穗的影响,在人工林中,红松的种类较多也容易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差异,若为了结果为目的,建议选择20年进入丰产期,结实较多且生长稳定的母树枝条进行接穗,并以果材兼用为目标,保证在种子的丰年期进行管控,在园中也建议对30年生的红松进行标记,建立档案,连续观察2-5年后,其生长的情况,并将其多为优质的接穗来源,让其发挥丰产的遗传基因,进而保证种植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2.5做好树种的综合管理
        树种的综合管理方法较多,常见的管理方法是对树枝进行修建,建议在嫁接2年后进行树枝修建,并进行5-7天地段树枝管理,建议每年2-3月对树体进行综合修剪,去除掉影响接穗生长的侧枝,并让接穗生长的区域处主枝地区,让其生长稳定后剪去砧木侧枝。
        红松果林修建时候要注意一些生态种植技巧,如在土肥合理的情况下进行修剪,保证其产量和质量,经过研究表明,母树的 树干达到10m以上的若在三年内都没结果,就应当在树冠去切除主梢,在第4层保留侧枝,让其多生主枝,这种方式可以让种子产量提升到50%以上,并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此外,人工整枝可以减少弱枝,并促进分叉,建议修枝选择在树木生长停止的期间,预防锯口流脂,影响红松林生长。
2.6抚育间伐技术
        抚育间伐可以保证红松树林果实得到产量,若洪松林内出现了林木分化的问题,建议采用抚育间伐降低影响。一般抚育间伐得到时间在20年左右,不能够砍伐40-50年的洪松林,可以将密度控制在450-500株每公顷,让其在最佳的生长密度下成长。通过科学的抚育间伐措施,进而改善了红松果林的生长环境,最终实现了果木兼用,保证了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是,红松果林 抚育管理和种子管理对其 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采用科学的抚育措施和生产管理技术可促进林业优化,带动地方经济,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兴山, 半干旱浅山丘陵区红松异砧果林营造技术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龙江兴山红松果林开发有限公司,2018-12-18.
[2]李洪伟,张成文,李智超,庞赛楠.对营造和改造红松果林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04):103.
[3]李长江.黑龙江省发展红松坚果林产业可行性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6(06):107-108.
[4]郭磊.红松坚果林营造及抚育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6(1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