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刚 刘奎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电工程分公司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变电站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微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控制、测量、保护、计量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自动化功能。目前,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与运用,不仅新建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广泛采用变电站自动化,已投入运行的传统常规变电站也开始大范围进行自动化改造。
关键词: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数字化变电站作为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已经有着较为广泛的建设。“建设未动,安全先行”,为保障数字化变电站的顺利建设和投入使用,必须科学地设置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本文通过对数字化变电站特点的总结,以探求如何制定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方案,为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保驾护航。
1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
1.1 何谓数字化变电站
数字化变电站是应用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变电站系统,借助现代网络系统,对变电站的数据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传输,其可以极大的提升对于变电站当前状态监控的效率和及时性,从而保障对变电站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水平。
1.2 数字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
数字化变电站较常规的变电站而言,可靠性有着全方面的提升。为满足网络通讯的需要,其硬件性能水平较以前而言有着很大提升,在其内部也设置了系统化的传感装置与通信装置,经过中央处理器处理后,连入网络进行数据通讯。其控制装置较常规变电站而言,增加了远端的判断与控制机能。
1.3 数字化变电站信息采集精度高
数字化变电站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化电子传感器,这极大地提升了变电站对各类信息的采集精度与及时性,排除了人工测量时可能会受到的干扰与不稳定因素,降低了测量中存在的误差。有利于变电站的管理与维护人员更加全面系统地把握变电站当前运行的状态,提升相关工作开展的效率。
1.4 数字化变电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数字化变电站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做到多部门、多层级的监控与管理,消除了单级管理与控制的局限性与常见漏洞,在多重管理的情况下保障了变电站异常检测与处理工作的及时性,从而提升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同时,在硬件层面,数字化变电站的电力系统使用的光纤通讯线路,较传统的控制线路而言有着更强的隔离性与稳定性,降低了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偏差。
2变电站数字化改造的关键技术
2.1技术实施机制优化
计量装置检测技术的加强还需要对变电站运行机制展开优化。在现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变电站始终使用的是从上之下的运行机制,在进行机构的设置过程中,必须要求上下接口,变电站上级进行任务下达,下级承揽上级下派任务。如此机制下,导致在进行检测技术的实施过程中极为形式化,不重视实际成效,另一方面与变电站实际需要也不能达成契合。因此,变电站计量装置检测技术的展开要改善运行机制,从变电站自身实际出发,监理完善的技术考评机制,对检测技术实施过程进行量化,以此来进行绩效考核,最后对技术实施的成效进行确认,以此为根据对检测技术部门人员评优、评先进,同时工资与此进行关联,让形式化彻底成为过去式,使人员薪资与检测技术实效紧密结合,以此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并为科学合理的薪资制度建设提供基础。
2.2 技术结合生产实际
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技术相对较为复杂,有关技术人员要保证工作中充足的工作热情和耐心,要将细心和耐心放在最紧要的位置。对于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技术的完善,需要将变电站生产经营作为核心。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技术方法和内容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一核心,同时要根据变电站自身发展及改革活动等来展开,要与变电站经营活动、生产活动中某项工程或者专项任务互相进行结合,以此使数字化变电站生产及与经营达成相应的经济效益目标、生产安全目标、时间目标。该类活动的开展要与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技术内容紧密的进行结合,比如在生产中要求进行交流电等回路严格监视,在进行测量中要明确对某一回路进行三相交流电流测量以及在测量中需要采取的方法,于此才能使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测方式、内容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
2.3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保护配置方案
系统保护配置方案是通过采用双重化配置原则的保护装置打造的整体方案,其中应用的两套乃至多套保护装置中的每一套,都可以独立完成数字化变电站各环节的继电保护功能,并对其中的各个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监测与网络传输共享。一般而言,系统保护配置方案会设立两套主变压器的电量保护与测控系统、分段保护测控预备自投系统、十千伏出线和电容器保护测控系统,并在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这一关键部位上,分别使用二次谐波涌流制动和波形识别涌流制动两种方法进行保护,从而提升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通过设立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保护配置方案,可以有效的提升继电保护配置方案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当两套装备的其中一套需要停运检修或者遇到了其他损坏和意外时,另一套设备便可以继续保障各设备的监控与管理。此外,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保护配置方案,可以更好的将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汇总与综合利用,从而提升对于变电站系统的把握与认知,提升运维、管理与决策工作的科学到位。
2.4装置硬件
(1)保护装置配置的操作箱无合后位置继电器须引入控制开关SA接点,来实现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重合闸和手跳闭锁重合闸、备自投逻辑功能。测控装置上采用的小型控制开关SA把手,其接点已用完而无法引入新接点。在不同的变电站由于采用不同的测控装置,配置的操作控制回路不一样,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在测控系统操作回路中配备了现场手动断合操作和遥控断合操作均能相应动作的双位置继电器的变电站,可以利用该双位置继电器的接点表示在执行断路器分、合操作,从而解决了此问题。(2)保护装置配置的操作箱带有合后位置继电器或保护装置自带操作回路的,不需要引入控制开关SA接点,本身就能够配合重合闸实现不对应启动重合闸和手分闭锁重合闸、备自投逻辑功能。
2.5确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对比体系
通过建设科学化系统化的数据信息收集体系,就可以收集起一套可以有效推导出当前数字化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出数字化变电站未来运行趋势的信息系统。在这套信息系统之上,架构更为全面、科学、完善的数据分析与对比体系。通过对具体设备数据的当前状态与长期状态的对比,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具体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对于产生异常数据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与处理。通过打造这一科学、完善的数据分析与对比体系,便可以有效的将数字化变电站设备的时间与空间相连通起来,使用更为全面的信息、站在更为广阔的角度,对数字化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更科学的运行与维护策略的制定。
结束语
数字化变电站是如今已经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变电站建设种类,必须要不断提升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的设计与应用水平,才能够保证数字化变电站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要打造一套科学化的分析诊断系统硬件、建立系统化的数据信息收集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对比体系,从而提升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水平,推进数字化变电站运营与建设工作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罗杰.分析变电站数字化改造施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通讯世界,2014(01):71-72.
[2]张传杰.江苏高港 110kV 变电站数字化改造[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潘岐深.浅谈变电站数字化改造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1(12):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