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创意作业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湛海燕
[导读]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记笔记的方式,主要通过核心主题、分级主题、关键词、连接线、图标、颜色等关键要素,将不同的信息集中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点。这个梳理思维的过程,逼真地模拟了人脑神经元的活动方式,充分利用了“人左脑负责逻辑、线性、列表,右脑负责情感、色彩、想象”的基本功能,强调由中心向外围辐射、注重信息逻辑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左右脑同步思维的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中心完小  湛海燕   657506

摘要: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记笔记的方式,主要通过核心主题、分级主题、关键词、连接线、图标、颜色等关键要素,将不同的信息集中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点。这个梳理思维的过程,逼真地模拟了人脑神经元的活动方式,充分利用了“人左脑负责逻辑、线性、列表,右脑负责情感、色彩、想象”的基本功能,强调由中心向外围辐射、注重信息逻辑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左右脑同步思维的网格状知识体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创意作业
        引言
        学生成长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他们成长路上最为重要的引路人。在这条路上,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能够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而且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并掌握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应用并不理想,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导致教学效率比较低。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情况做出分析并且提出解决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优化数学结构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老师加强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是必要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自学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是知识点与知识点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不是互不相关的,让他们理解新知识与旧知识的不同之处,相似概念的区别和相同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比如,在教学“因数”的相关知识时,因为其涉及的内容较多,除了除法之外,还有笔算和乘法等知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数”,不过,因为其中有太多的知识点,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较为困难。那么,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思维导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因数的相关知识,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自己可以有效地总结这些知识点的关联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再比如,数学老师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构建一个大致的框架。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这章内容的目录,把目录作为标准,然后再开始构建自己的思维结构,形成自己对这一章节的一个知识体系。通过对目录的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这一章节主要的知识点,其分为两个部分,物体和图形。学生在物体的学习中,需要知道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等。在学习图形的相关内容时,需要知道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等。在学生构建完成基础的知识体系之后,老师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之前对目录的阅读来分析教材的内容,然后对概念、图形的特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将其融入在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最后,老师在完成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之后,应该要求学生回忆自己根据思维导图所构建的内容,巩固记忆。



       二、利用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重难点
        思维导图可以看作是一个有意义、有关联的信息集合体,凝聚了多个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版块,有效扩大了学生的记忆容量,并加长了信息的记忆存储时间,知识的认知表征是层级的、网状的,在具体呈现过程中,借助文字与图像双重形式组织知识,综合性应用了视觉的形象直观与文字的抽象逻辑,注重激发与唤醒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组织。
        例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促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之后,部分学生对于分数加法与减法计算方法了解不够清楚,之后教师则应当注重引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进行简单概括与分析,具体思维导图构建如下。然后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来提高学生对分数实际应用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三、运用思维导图完成画图操作性创意作业
        数学教师习惯性地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能力弱,在课堂上讲解题目的时候会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运用画图的方式去讲解题目的含义,带领学生去梳理题干信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依赖感,并自觉地将画图理解题目含义、梳理题干信息这两个任务交给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无法让学生快速地理解题目的含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去完成画图操作性创意作业。
        例如,在教学完“多边形面积”后,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课后任务:对家中的物体的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测量。通过这样的测量可以有效地创新作业形式,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过程有效的渗透思维导图解题意识方面的培养指导。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了怎样的多边形面积,测量的方法是什么,是怎么去思考的。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其去深入的思考,想一想自己在测量多边形面积的时候存在怎样的不足,想一想有没有更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教师需要随机选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分析。而在评价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画图这一方式借助起来,让其对多边形进行切割、拼补,将思维导图的方式运用起来,有效地将数学作业完成。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演示和指导,让学生逐渐地意识到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画图起着怎样的作用,并逐渐地将画图求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结束语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间段里,很多人都为之做出努力,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法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推动实践朝着另一个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慧琴.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20.
[2]刘涛.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孙平.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8(36):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