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王彦
[导读]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将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深挖、拓展,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过程中收获个人能力及学习兴趣的提升。

青海省都兰县第二中学    王彦816100

摘要: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将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深挖、拓展,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过程中收获个人能力及学习兴趣的提升。本文将探讨一些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数学学习能够开发人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发散思维等多种能力,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被社会各行业广泛应用,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学教师责任重大,教学方式应顺时代要求,将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等。下面,本文将分几个层面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只有拥有学习兴趣,才能够克服畏难情绪,不断收获学习的喜悦,形成良性循环。在初中数学教育方面,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投入精力,从营造学习氛围、个人激励、活跃课堂等方面进行引导。
        1.1打造有利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主要分为家庭氛围和学校氛围。在家庭氛围方面,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通报教学进度和近期的学习目标,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引导家长分享过去的学习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讲解当前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让家长给孩子展示一下相关的图表,解释一下横纵坐标的含义,图标的用法等。通过亲子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取学习经验,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在学校学习氛围方面,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建立学习小组,根据学习兴趣的差异进行分配,由先进的带动后进的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课题研究、知识竞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每名学生都能获得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个人表现欲和集体荣誉感的推动下,努力完成老师组织的活动,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1.2进行鼓励教育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育这样的反馈机制必不可少,以往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而这样的学生受到激励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出色。但是后进的学生会由于被忽视或者被责备,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成绩一直没起色。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闪光点不吝夸赞,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的学生更需要鼓励。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发现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正在走神,那么可以选择一名听懂的学生上黑板解题。此时即便是走神的学生也会因为害怕被提问,而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在学生解答完题目后,教师可以把该题目重新讲解一遍,再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请刚才那位走神的学生上来解答,此时这位同学通过模仿刚才的解题思路一样可以把题目顺利解开。教师就可以借机鼓励这位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凭借你的能力一样可以像学习好的同学那样优秀。


其他未被叫上讲台的学生一样会产生一种同理心,连学习不好的同学都可以做到,那么自己也一定可以。如此,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就都会被鼓舞。
        1.3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学习热情
        初中生开始进入到青少年时期,该时期的学生对于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在人类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定位,竞争意识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竞争意识,通过引入一些竞争机制,使学生们进行良性竞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比如举办一些像数独、桥牌、数字宾果等与数学相关的益智游戏比赛,亦或者出一道题目比拼谁的解题速度快、方法多。为这些比赛设立一定的小奖励,比赛奖励可以梯度设置,覆盖面较广使全班同学都能够有兴趣参与进来。奖品可以是好看的笔记本、圆珠笔,也可以是免除一些重复性的作业。有了赢得竞赛的动力,必能将学生的潜力和热情都激发出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态。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是这个信息化时代对于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整合、推理出自己需要的结论是学生们应当具备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从布置需要独立研究的作业开始,让学生们利用手上所有的资源,对于老师给出的问题写一篇小论文,最后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勾股定理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像屋顶、衣服撑、篮球架、塔吊等三角形的现代应用,再向学生们展示古埃及金字塔的视频,学生们会对神秘而古老的古埃及金字塔产生好奇心。此时老师可以布置一个独立研究作业,要求学生不依靠他人,独立对金字塔进行了解,请学生们思考如何在只使用一根皮尺计算出金字塔的高度。把搜集到的信息和想到的方法写成一篇小论文,不需要拘泥于形式,采用图示或文字都可以,把独立思考的结果在课堂上一起分享。教师可以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指出他们思路的优点或缺点,但不应该对这个问题设置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是好的。在这样的独立学习之后,学生们再去学习勾股定理,自然会对学到的知识有所感悟,独立思考能力也会有提高。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题目总是有正确答案。然而实际生活中并非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解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各个环节中渗透这种发散性思维。例如我们在讲述一道鸡兔同笼问题时,既要讲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又要讲到头脚假设法。在考试题目设计中,可以设计火柴棒组成的几何图形通过移动若干根火柴棒组成更多个几何图形的具有多种思路的题目;最后压轴的题目可以设置加分项,多一种解法可以获得加分。只有将发散性思维融入到学习中的各个环节,才能逐渐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和才智的舞台。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思路,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教育中去,是新一代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孙丽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桑明杰.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赤子(上中旬), 2015, 23(07Z):00004-00004.
[3]王静. 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J]. 学周刊, 2016, No.279(03):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