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刘科萍
[导读] 素质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地位至关重要,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及法治意识的重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生动有趣的教学教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课堂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教师发展中心       刘科萍   514000

摘要:素质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地位至关重要,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及法治意识的重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生动有趣的教学教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课堂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童心  深入  道德与法治  生动有趣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在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法律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学科课程能够在人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给予小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防范了他们思想行为偏差的出现,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正面正确思想和初期法治意识形成的有效载体;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引导孩子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逐步知法、懂法,最后成长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为国家的各个岗位培养有德而守法的有用人才。想要达成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有效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这一教育主体,尽可能地将比较简单、枯燥的书本知识以趣味化、生动化的教法,植入学生内心,从而实现引导小学生以童心深入课堂,高效学习的目的。
        一、导入有效,生动吸睛
        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涉及大量道德规范以及不少法律条规,因此有些教学内容难免较为枯燥,单纯要求小学生进行直接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强调机械性的背诵会在相当程度上打消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甚者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契合教材内容及教学实情的基础上重视导入艺术,精心进行入课设计,在导入课堂教学之时凭借生动性与趣味性内容牢牢地吸引住小学生的眼球,有效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心”进入课堂状态,对于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至关重要。以学习《宪法是根本法》章节内容为例,如果单纯在开始课堂教学时,将课内需要掌握的法律条规告知学生,并要求学习、识记,就可能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更有甚者会产生一种厌倦感,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反之,教师如果先向学生展示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依据《宪法》维持初审结果的小视频,并辅以三两个小问题,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直观地从案例中明了宪法高于一切法律、法规的地位。以新颖有趣的入课模式引发学生对《宪法》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去进一步学习、分析教材中需掌握的有关《宪法》的知识点。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效率及学习的兴趣,形成乐于去学的状态。
        二、课堂教学 生活支撑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将小学生的生活作为基础,以此来展开教学,从而引导并促进学生思想品质以及法治素养全面综合发展的一门学科。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有效联系,让他们以自己生活中的实际感受去体验课本中的道理、知识,引导他们敢于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观点的理解和反思。比如在学习涉及“孩子梦想”的内容时,老师应该相信,无论处于哪一层次,属于什么类型,绝大部分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梦想。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提供简单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展现他们或高尚或平凡的梦想,告诉他们:孩子们,拥有梦想你们是老师的骄傲。并将他们的梦想与课本中的知识点结合,进而实现让孩子们面对《道德与法治》课,乐于去想、敢于去思、勇于去辨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从心里,从骨子里认同课文中的内容,接受这一学科的教育。
        三、真情融入 教育有效
        人是思想的动物,情感的载体。心灵的触碰,情感的共鸣让人们能够更好的沟通,更容易接受思想上的引导与教育。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情实感的融入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地投入真情实意,以情唤情,以心交心,全面调动小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我和我们班》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结合近期发生的、最能引发学生内心共鸣的班集体评比竞赛项目,如校运会、班际足球赛、班级文明建设月评比等等,激发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教学重点、要点的探讨和分析。在学生情感融入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自己成为这个小集体中的一员,引领他们充分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班级小集体逐步上升,认识民族、国家大集体力量的强大。结合这次世界全面性爆发、并一直存在的新冠疫情,以我们是国家中一员的视角进行情感交流与探讨,认识到发生重大事件、面对大型灾难时,个人要渡过难关,需要依存并服从集体、国家,以此为基础,加以引导,达成爱集体、爱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教法灵活 乐教乐学
        在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前进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教材在不断地进步、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随之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让老师们能够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小学《道德法治》课堂的灵动性、多变性,将课本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既让自己乐享教的过程,也让小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例如,在学习“多元文化”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或以视频、或以图片、或以微语音等不拘一格的介绍模式,展现师生各自眼中的家乡、祖国甚至世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让课堂的参与者们直观地感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的真实存在,感受多元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强大冲击力,进而乐于去发现各种文化之美,尊重不同文化产生的不同礼仪,心甘情愿树立“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的观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肩负着构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培养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道德与法治意识的重要使命。为达成这一使命,小学《道德与法治》科教师应该具备不断创新的意识,以生活实际为支撑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模式让课堂高效有趣,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国家奠定培养知法守法、有能有德新型人才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惠敏.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培育法治意识中的运用——以《道德与法治》法治模块教学为例[J].知识经济,2019
[2]连常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