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高考(选考科目)探究提升地理素养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胡文军
[导读] 面对新高考,文章通过分析现在学生中大多感觉地理较难的原因,并分析总结了这些学生地理素养欠缺的主要表现,针对欠缺和困难提出了提升地理素养和提高地理成绩的措施。

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胡文军

摘要:面对新高考,文章通过分析现在学生中大多感觉地理较难的原因,并分析总结了这些学生地理素养欠缺的主要表现,针对欠缺和困难提出了提升地理素养和提高地理成绩的措施。
关键词:地理素养;地理方法;地理原理等
        地理素养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当前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必然要和新课程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具体落实相结合。
        一、地理对大多高中学生难的主要原因 
        1、客观因素看,高中地理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主要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自然地理的地球和大气部分,是难点内容,学生接触这些知识确实会感到困难。而新教材又分成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必修部分把原来很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拆解,高考学生如果选择地理,地理对于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增加了难度,难度在于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要进行大量补充。
        2、从主观因素看,地理本身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有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地理知识几乎是空白,这主要是大多学校中考不选地理,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地理,甚至不少农村学校由于缺少师资,压缩课程,更有甚者为高中升学腾时间不开地理,上高中后忘得一无所获。许多学生没有一点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下子要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判断地理事物、运用原理和规律解决问题当然是很困难的。
        3、学法上的问题。虽然初中经历了两年的地理学习,初二学期末又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但大多学生为了升学,在老师的通盘布局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方法可能是很机械的强化记忆,不理解,更不会运用,这种方法是否能学好值得每位高中地理教师思考。初中地理内容较浅显,学生在考前“背地理”,效果也还可以。而高中地理是要在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判断地理事物,并在理解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光靠“背地理”肯定是学不好的,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4、是相关知识的联系问题。学问做到一定程度是相通的,地理是文理兼备的学科,理科方面与数学、物理、化学在许多知识上是相关的,如自然地理中大气运动与物理息息相关,空间部分与数学、物理都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化学相关等等,这门学科的知识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没有地理基础,态度上不端正,地理方法再不得当,提高地理素养是很困难的。
        二、高中学生地理素养欠缺的表现
        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总结以及身边高中地理教师的观点,笔者认为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欠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知识掌握不牢。旧高考大多文科生由于基础薄弱,理解困难,许多要点知识掌握不牢;新高考中新教材体系被拆解后要大量补充,也是困难较大。
        2、地理观点叙述不清。由于地理基础弱,大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训练少,中考选考的少,再加上平时答题没有形成规范,重要观点叙述不清。
        3、地理方法运用不妥。旧高考时,大多学生分科前不重视地理,所以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新高考下,许多学生在选科前很盲目,如果高一没有养成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即使选择了地理,在后面的高考备考中地理方法的运用可能会不妥。
        4、地理能力整合不力。
        (1)地理计算不到位。高中地理计算中用的公式较少,经常不用或不被学生重视,计算不到位。
        (2)信息分析不到位。学地理必须要用图,读图时粗心,不会捕捉图中与题干有联系的有效信息,对分析后面的问题非常困难。
        (3)概念理解不到位。有些试题,考的背景与课本内容有关,但所设计的问题是先阅读题干给出的概念后,依据概念来分析回答,而大多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到位,答题难度就会增加。
        (4)要点整理不到位。在人文地理学习,或在习题的训练中,对所给内容、材料分析后进行答案总结时,许多学生不注意关键词,更不注意概括,长篇大论,抓不住要点。
        5、地理态度立场不明。旧高考中分科前的学生大多认为地理对将来考学意义不大,导致态度立场不明,不认真学地理,只是应付学业水平考试,更不会考虑终身发展需要;新高考后,高一学生受初中思维的影响,地理态度立场可能不明朗,倘若选择地理科目,直接会影响将来的高考。
        6、地理情感渗透不强。旧高考中,考学和将来就业的现实让许多学生不重视地理,不选择地理,地理情感渗透自然也就不强;新高考下,不论选择有地理的哪一种模式,受初中基础薄弱、升高中不选地理的影响,而只是为了升学,地理情感渗透可能不强。
        三、提升地理素养的几点建议
        1、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和理解,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不论是旧高考还是新高考,确定要学地理的方向后,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上课有老师引导,加深理解,可以少走弯路。
        (1)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如: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
        (2)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等。掌握了原理、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就能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
        (4)以自然地理为载体,不断提高地理整体素养。
        高中地理文理相通、人地结合,而且边际增分潜力是相当高的。自然地理,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运用。人文地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记忆时注意抓住异同,对比记忆。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多总结相似性和规律性;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使地理素养得到整体提高。
        2、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离开地图,利用地图学地理学得很轻松、有趣,也能学好。
        (1)“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解答地理问题时,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
        (2)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3)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这样可能掌握只是更快。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3.课堂参与是关键。
        现在的考试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课堂教学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因此向课堂要质量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更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
        (1)从时间上说,课堂是地理学习的主阵地。
        (2)地理在于活,强调理解记忆而不死记硬背,要达到深刻理解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抓不住,课下很可能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3)学习应当天消化,日积月累逐渐培养地理思维。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很有必要,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课后及时巩固,提高学习效率,可提高成绩。
        4、收集信息,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新闻、报刊、媒体网络等,这些信息中有很多关于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丰富地理知识。课外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地理知识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并注意野外观察、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并不断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
        知识需要不断积累,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用科学的方法和循循渐渐、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学习地理,才能不断提高地理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素养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袁孝亭著
【2】《新课程下教师的素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