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育策略探研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吕晓姣
[导读] 历史时空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质的第一要素,学生历史时空观的培养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课题。培养高中生历史时空观的途径有三:一是从时空观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第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最后,构建了历史时空认知系统。

吕晓姣   湖北省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400
【摘要】历史时空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质的第一要素,学生历史时空观的培养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课题。培养高中生历史时空观的途径有三:一是从时空观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第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最后,构建了历史时空认知系统。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09-01

        时间与空间观作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质之一,是学科本质的体现,占据着基本的地位。如何加强高中教学中学生时空观核心素质的培养,从历史事件时空精准定位、凸显历史阶段特征、中外关联、古今贯通、与其它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时空观念视域下的教学目标
        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时空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我们要设计具体而恰当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要集中精力研究和深入理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建议,切实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心理和人格特征;另一方面,要深入理解历史时空观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素,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目标,将时空观有机地渗透到学生中。
        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为例,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环节的层次性,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四个层级的教学目标。第一层级,了解早期殖民扩张起止时间的确定方式,并以世界地图为依据,分别说出英国、荷兰的殖民领域。第二层级,以时间为轴线,梳理不同阶段殖民扩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荷兰成为“世界商业霸主”和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原因,强化空间领悟力。第三层级,在时间和空间两种思维模式下思考殖民扩张对中外历史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中外共时性大事,运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全领域、全视角探索殖民扩张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第四层级,结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一定的时空维度,独立地、个别地思考和探索殖民扩张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样,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路径,而且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二、关注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
        历史时空观的培养不能靠单一的知识教学来完成。教师要以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为中心,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纵横类比,加强知识与知识的联系,通过全面立体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记忆,避免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发生时空颠倒、内容混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



        以“洋务运动兴起”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教师可以将中外大事放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对比,将洋务运动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近代德国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等其他国家的重要变革结合起来进行联动学习,从改革方式、改革内容、改革结果等多个方面探索洋务运动与西方国家改革之间的区别,找出近代中国没有通过洋务运动走向富强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比较思考,既能够强化学生的比较思维,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横向对比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师还可以将19世纪中期的重要变革串联起来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以时间推移为核心,明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纵向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现近化进程,形成对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掌握文明变迁的进步规律,促进知识内化。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走向,找出西方国家从思想到政治再到经济的近代化走向与中国近代化走向的差异,并倡导历史时空观念中的联系思维、学习记忆的多维知识。
        三、构建历史时空认知体系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往往停留在二维层面,学生无法建立起立体、有效的思维体系,历史的学习始终停留在时间轴的记忆中,历史事件是分离和独立的,不利于学生历史时空观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时间框架”来整合一定时期内的中外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
        如在19世纪中期的“时间框”中,可以包含世界历史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观、世界市场形成、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等知识,以及中国历史中的两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解体、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及习俗的发展演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知识,帮助学生构筑脉络清晰、结构简单的认知体系,继而对“时间框”中的历史要素进行梳理,通过思维导图找寻关键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方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欲望更为强烈,伴随着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的盛行,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西方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殖民地,从而推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国家性质发生转变,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矛盾激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变革,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半殖民地的形成,加速了西方文化理念、先进技术的传播,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也随之发生转变。在中国拉开近代化序幕的同时,日本、俄国纷纷进行变革,德国和美国也发生了内部战争,完成了统一,加快了世界近代化进程。可见,学习高中历史,要从更高的模式解读历史事件,建立与时代的联系,从时空环境分析和解读历史,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更全面、完整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
        总而言之,历史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时期的历史,它必须在整个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研究,这是一种更全面、更立体的“历史观”。在核心素养培养的社会背景下,历史时空观开启了历史教学的新篇章,为历史教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进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蔡晓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9,(30):37-38.
[2]耿兆信.以时空观念为统领 总结历史阶段特征[J].教学考试,2019,(17):13-15.
[3]林守强.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探究[J].教育界,2020,(40):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