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环境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姚金汕
[导读]

姚金汕   四川省阆中市凌家坝小学校  637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39-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应该是这种文化交流、传播的主场所,加强数学课堂文化建设能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的文化意蕴,在每一堂课中对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有怎样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让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铭记深刻,这需要我们对课堂环境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改善。对于数学课堂影响环境较大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便是教师和学生。
        通常教师对于课堂人文环境是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促进者,一般来说一节数学课堂通常要做到以下几点: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高效讲解;课后批改作业,精准查缺补漏。
        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分析每堂课需要达到的课时目标,通常是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方法的思考与问题解决、还有情感与态度,通过对本班学生的分析、判断、选择班级学生更喜欢接受的学习方式方法。
        课堂上高效讲解。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讲解要精、简、突破。课堂知识要精选精练,掌握核心要义,把数学知识由大的支干道分解到小的枝丫,由难以理解变成容易吸收,能抓住重点,化解难点,疏通易错点。
        课后批改作业。精准查缺补漏,找准课堂上知识讲解盲区;学生是否吸收重点,弄懂难点、易错点,查找课堂学习的高效方法。
        这是传统课堂中的传授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职责,这样就能适应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需求吗?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交流者;课堂上参与者;课程的研究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交流者。在交流中合作并且指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兴趣、认识,学习的兴趣能够提高专注力、提高掌握知识的热度和持久度,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课堂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探索还是学习兴趣的培养,怎样做到兴趣激发,须在老师了解各学龄阶段学生特点后,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从生理、心理发展、学习动机、学习体验多方面去促成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和兴趣的提高。
        教师是课堂上参与者。师生参与课堂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的有效性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当中表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既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程度,也是课堂上师生、学生间思维碰撞的闪光点。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在感受完整的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时,多了对学生身心的人文抚慰。
        教师是课堂的研究者。一堂有深度的课堂,教师要不断针对学生成长、家长期盼;社会、国家的发展去寻找属于这个阶段数学学科所特需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在到未来,去开发建设,实事求是从每项课堂环节中去适应学生。



        教师做好了每堂课的准备,甚至列好一堂好课的教师行为清单,对照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是否就能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
        数学课堂学习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学生。学生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从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来促进数学的学习。
        小学低段学生学习,是学生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被动学习,对学习的意义不理解,态度不明确,投入程度不足,对新知识掌握不到位,在学习上学习兴趣的短暂,需要唤醒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正确学习的态度是在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的反应,通过学生观察、自身经历,他们才会形成、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此时,低段数学的学习要求对学生加、减、乘、除的逻辑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初步的培养。在学习中不能一味的强调结果,而应侧重数学过程的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的学习中是否有预习,认真上课,独立作业习惯。
        小学中段学生学习。由于中年级学生生理成长,促进心理成熟,产生更强烈的自尊心。此阶段的心理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成长的自尊心使其有独立性,在减少对外部依赖的同时对内部的自控力未被培养出来,于是就会出现自制力下降。自制力下降导致自信心下降,而中段学生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发现自我的价值,塑造自我形象。受到评价不一样,导致其个性差别大。由于对生活、学习经验不足,学生在陌生的环境和学习环节中容易紧张,不会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增大,使得他们情绪随着外部环境强烈波动。这时容易过低评价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若学生不自信,则没有自尊。学生无自尊,进而不自律,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结束低段数学计算和综合运用,接触分数、小数及其四则混合计算和初步的几何图形,中段数学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的状态,数学的直观特征减少,抽象本质特征或属性成分逐渐增加,从机械记忆到复杂灵活的转变,加上数学认知难度增加,数学学习就更吃力。
        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由于生理的变化和学习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独立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部环境的评价和依赖,内化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各种日常行为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或支配,对人对事变得逐渐的敏感,学生求知欲快速发展,若自制力下降,心理表现中的独立性和行为上的幼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外部表现为固执己见,盲目拒绝他人合理的劝告和建议,对教师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不感兴趣。数学思维逻辑性增加,具有小数、分数的计算和基本性质,计算面积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中低学段是微观层面,而高年级是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认真过渡,才有了系统的数学知识内容,复杂的数学结构,广阔的数学思维。
        充分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因素后,改变的传统灌输方式,重新审视教学,以关注人的生命的高度,学生的学习成长收获,做为衡量评价标准,学习中的收获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还有伴随学习提高的过程中的思维、技巧、学习探索等收获,弘扬数学学科的人文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这些将成为学生建立数学自我认识的基本条件,从而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继续成长。
        和谐数学课堂文化,让孩子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地调动,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喜欢用数学,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米山国藏曾说,作为知识的数学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其中包括数学知识概念,数学技巧,练过的数学题目,然而不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只有铭刻于头脑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课堂成功的体验,随时随地发生作用的,将会其伴随一生,也受益一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