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顾彬彬
[导读] 体育课程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积极对小学体育课堂的现存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科学性的改革实践措施,以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顾彬彬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215123
【摘要】体育课程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积极对小学体育课堂的现存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科学性的改革实践措施,以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 高效教学 应用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38-01

        引言
        现代小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很多孩子都娇生惯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愿意主动开展体育锻炼,甚至一些孩子由于缺乏锻炼而出现肥胖症等病症,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同时,一些孩子从小受到家中长辈和父母的宠爱,缺乏体育锻炼,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不足。体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通过课堂教学锻炼学生体能和心理,促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科的重要性和价值,没有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协调统一。在新时代下,教师要基于学生需求,积极开展教学创新,通过改革优化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体现学科育人特点,发挥体育运动价值。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弱
        当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较弱,教学经验也不丰富,教学手段单一,只要求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低,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二)学生不积极
        作为体育活动的实施主体,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兴趣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反观当前,受制于家庭教育、教师手段、思想观念等多重影响,小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活动的参与和探究兴趣普遍处在较低水平,不利于积极课堂氛围的营造。
        二、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且设置的体育游戏要符合实际,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有一些体育项目难度较高,很难完成,因而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畏惧心理,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引用体育游戏,以降低体育项目的完成难度,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篮球教学中,简单的运球、投篮基础技术教学,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受到心理作用的影响,学生动作僵硬会产生疲惫感。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入篮球小游戏,如组织学生开展运球跑比赛,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不同小组,组间进行成员接力运球跑,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最快完成比赛;又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篮球基础技术后,可组织开展半场3V3篮球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球技的平台。在富有趣味的篮球游戏中,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突出篮球运动的竞技性特点,起到锻炼身心的作用。
        (二)拓宽训练途径,加强体育锻炼
        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大不如从前,缺乏适当的锻炼、过度饮食等一些不良习惯随处可见,又由于文化课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每周的体育课都比较少,小学生体育训练的途径太少,要让学生每天都进行锻炼只有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紧张学习的闲暇时刻放松自我,还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体育运动,对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十分有效的作用。但是如果是单一的课间体育运动,时间久了学生便会感觉乏味,往往不能够提起兴趣,反而事倍功半。因此,学校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适时地改变大课间体育运动的方式,丰富学生课间运动的形式,例如在大课间体育运动可以是跑步、跳绳、拔河、踢毽子、打排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多样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能够让小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享受运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选择自己想要加入的课间体育运动,以此提高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三)通过比赛的形式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不少研究发现,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不断地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体育运动还存在一种新鲜和热情,然而高年级的小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鲜感也付诸东流,对体育运动的热情逐渐消失,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校总是停留在体育技巧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正确引导。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中,“行进间运球”考验的是学生一边拍篮球一边向前进的能力,通过接力比赛,在篮球场上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学生依次绕过障碍物运球,进行接力运球,率先达到终点的队伍获胜,在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小学生好玩、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具有竞争欲,但他们也因为身体素质、运动水平而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组织,落实因材施教。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根据学生特点加强课堂创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课堂效率,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促使学生获得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为其未来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浩.探寻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42.
[2]李正林.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的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薛同来.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0(2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