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岳文丽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岳文丽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和数学内容让学生对数学理解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多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的不断改革和进步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数学理念,拓展和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岳文丽   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和数学内容让学生对数学理解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多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的不断改革和进步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数学理念,拓展和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52-01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1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认知不够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只对学生传授数学课本内容,忽视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误解认为数学科目的学习和掌握只是为了考试成绩的提升,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还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对学生对未来数学的认知和学习产生障碍。
        2教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科目,逻辑思维意识为学生数学思维奠定基础,有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过去传统[1],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在讲解难度较强的数学问题是,教师对把数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数学算法都为学生想到,使学生没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深度理解,只能对该题的计算方式死记硬背,运用小盒子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拓展,还使学生会产生不愿动脑思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只有让他们进行思维的培养和拓展,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对数学进行理解和看待,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由于目前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不论在教育的什么阶段,都是教学中的主要科目,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数学问题无法理解的情况出现的次数较多,没有办法对数学问题和数学概念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都会向教师求助,然而大部分的教师会直接将问题的运算方法告诉学生,并不是知道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因此学生慢慢形成没有独立思考的认知,一旦碰到难题就会找老师,更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无法得到发展。



        二、问题引导教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是要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和总结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思维能力展开培养,组织和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中学习数学知识的运用方法和运用能力,让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教师在运用提问教学活动时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一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更独立地探索和总结,以便学好。在小学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活动是以问题为驱动力,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和研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同学合作和交流等形式的活动找到正确的答案。当然,数学老师在引入提问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教师在提问教学中一定要运用专业的数学语言,教师对学生不准确的答案,要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加深思考[2],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感觉,可以用简洁准确的话语将问题描述出来,让学生总是用严谨的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对待生活和世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提问教学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意图,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灵活度小,数学教师应该采用直接和目的性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可以直面掌握问题的核心,在针对问题快速找出解决的方式;再次在提问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调查,在提问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难度相对较大思考内容较丰富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索中去深入理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运用提问教学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掌握逻辑思维的方向
        1引导学生逻辑思维的方向
        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活动和数学教材内容有效结合以教材内容为主体,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教学中要以完成数学内容为前提,利用自身的教学形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小数的意义”时,课前数学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小数的内容进行预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再把自身的问题重点画出来,当教师进行讲解时就会对自身疑惑问题加深理解;课后教师再为学生提升更深的小数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2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知识的想象力培养逻辑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有效的提升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发展能力,所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教学的方式[3],让学生在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数学进行拓展和深入进而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数学教师应该注重的领域,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开展丰富的想象力,对提升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冬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1(08):83-84.
[2]樊学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读写算,2021(08):91-92.
[3]隋超.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