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多样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杨丽
[导读] 数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小学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至今小学数学仍存在许多问题,据我们调查了解,主要是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改变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和内容单一的特点,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上,建立较为系统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的“创新型”作业,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提升。

杨丽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小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数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小学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至今小学数学仍存在许多问题,据我们调查了解,主要是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改变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和内容单一的特点,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上,建立较为系统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的“创新型”作业,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样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96-01

        一、引言
        长期以来,家庭作业一直困扰着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般来说,学生的作业是在家做的,教师不能直接监督和指导他们,所以家长成为学生作业的主要导师和监督者。然而,有些父母通常在工作一天后会很累,当他们回来时,他们没有精力帮助学生做家庭作业,所以他们放松监督,从而导致学生处理家庭作业。从长远来看,学生的意识和学习习惯将变得非常差。
        二、 小学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老师都会给学生留有课后作业,因为老师没有完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理解情况,所以经常会出现作业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是反复的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抄写以及计算等。近年来,教育局提出了新的规定,不能给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部分老师将它理解为不能给学生留有作业,所以同学在上完课之后就完全放松了,学生在回家后就只知道玩手机,玩电脑,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孩子老是玩手机,玩游戏,问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总是记不太清楚,基本到了第二天,就忘了昨天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三、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化家庭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家庭作业内容多元化,提高学生的使用体验
        1.将数学内容融入日常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是一门学科和硕士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合理设计家庭作业,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渴望。因此,在设计家庭作业时,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简化复杂的问题,并将抽象的问题可视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此外,教师应灵活设计作业,将作业与生活完美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参与,提高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例如,在方形学习中,教师可以安排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方形物体,观察生活中的对象有方形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教学环境生动活泼。
        2.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综合应用性
        学习数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应该将数学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设计家庭作业中注重创新性,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提升家庭作业的综合应用性,这样,学生不仅发散了数学逻辑思维,还温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二)增强数学家庭作业的多元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1.作业形式完成主体多样化
        家庭作业简单来说就是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但这不符合新课改下的合作原则,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引导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热情,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2.作业形式完成质量多样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能力,通常会有模仿例题的练习题目,但家庭作业仅有这些,是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应该多设计一些需要思索探究的家庭作业,提高学生的应用综合能力。
        (三)实现作业的分类别化,满足学生的差异性要求
        1.作业内容具有选择性
        教师在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的快慢,因材施教进行家庭作业的布置。为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知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帮助学生完成基础作业的同时,分层设计差异性的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
        2.分层次地布置家庭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家庭作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针对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可以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该加强学生的基础,帮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作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其差异性的需求。
        (四)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1.对作业进行形成性评价
        传统的作业批改模式过于强调对错,教师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的自信,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反之,如果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鼓励学生,就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成效显着。
        2.家庭评价的主体多样化
        传统的数学作业采用教师评,学生改的模式,这种模式过于单一。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批改过程中,可以采用同学之间互评、老师点评、家长点评等形式,丰富家庭作业的形式,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观察自己,从而改正自身的不足。同学之间互评的评价模式能够提升评价的公正性,对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点评比较专业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进行逻辑思维的发散,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家长点评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架起桥梁,促使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较好的习惯。家庭评价的主体多样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以来,众多一线数学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上做出了不少探索。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多元化家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元化家庭作业,引领孩子们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堂、从家中走向社区,走向大自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将家庭作业当作辅助工具而并非课外任务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和辅导,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助作用。有理由相信,通过同学、家长和老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青少年未来的教育发展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多军,徐春花.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有效设计的策略[J].学周刊,2016,(06):168.
[2]靳博,黄景艳.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的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23):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