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评讲探究教学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罗莉
[导读]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做好作文评讲是提高作文质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罗莉   遵义播州区新蓝外国语学校  563100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做好作文评讲是提高作文质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作文评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86-01

        一、作文评讲课的基本类型
        1.全程式。即对一次作文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面评讲,由审题到立意,由选材到构思,由结构到语言。这种类型的作文评讲,能展示作文的全过程,面面俱到,但评讲时要特别注意详略的安排。如果平均用力,则费时多而重点又不够突出,经常如此,教学内容必定大量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根据题目需要适当时机进行一次,也很有必要。
        2.板块式。即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从某几个方面进行评讲,可以每一次都有变化,也可以相对固定,我常常按照这样三个板块进行评讲:
        (1)精彩语句展示。(2)精彩片断呈现。(3)精彩篇章赏析。
        3.对比式。即每一个具体内容都着眼于正反对比进行评讲。对比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是一个问题的对比,也可以是一连串问题的对比;可以是以篇为单位的对比,也可以是针对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这种评讲形式,对比鲜明,效果强烈,但要注意分寸,尤其是反面例子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一分为二,否则很容易伤害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写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常常以某些学生为反面典型,副作用大。
        4.梳理式。即理出本次写作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主要问题一一评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总体上的对比式评讲,但这种评讲不讲究成功之处和存在问题之间的对应,更不必都在列举正反例子进行分析,重点在于梳理,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例证式评讲。这种评讲,优势比较严谨,但相对说方式比较呆板,缺少活力,对学生的刺激不够强烈,经常运用,很容易失于套路,对问题的分析往往不够深入,对学生的触动不大。
        5.归纳式。即先单篇分别评点,然后归纳出经验和教训。这种评讲,以具体习作的分析为基础,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没有框框套套的约束,无论是单篇习作的分别评点,还是后一阶段的归纳,都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收效甚佳。但要求对单篇习作的选择和把握、对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归纳,都必须充分准备。在引导学生参与评点时,要求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熟的调控能力,对学生的各种反应能作出及时而正确的判断,并适时有效进行引导。
        6.典型式。又叫案例式,即每次评讲只选择一篇或两三篇典型的习作进行多方位评讲。所谓典型,既可以反映本次写作的成功之处,又可以反映出代表性的典型问题,评讲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出示习作,或者让学生诵读自己的习作,或者用幻灯或其他媒体展示习作,有条件也可以通过网络呈现。(2)互动评点,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一般要求和本次训练的目标对习作进行评点,可以全班一起进行,也可以先分组然后交流。(3)互动提升,在充分肯定习作成功之处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习作进行提升修改。



        7.专题式。即每次评讲根据学生习作情况或作文教学的整体安排确定一个明确的专题。通常的思路是“专题疏导——问题分析——指导提升”,即先明确有关专题的写作知识、写作规律和要求,可以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也可以结合名作名篇和学生的习作讲述,然后分析本次写作中存在的这方面的问题,最后指出修改的思路,这样评讲会使某一个专题的写作知识和要求得到相对充分的强化,对集中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效果比较明显,但这种样式的评点往往以教师为主,要进行师生互动比较困难。
        二、作文评讲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1.点和面的关系。作文评讲必须兼顾点和面两个方面,这里的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就习作而言的,一是就学生而言的,就前者说,点是个别问题,面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就后者说,点是少数人问题,面是全体问题,作文评讲,可以先点后面;可以先面后点,也可以由面到点再到面,既要通过点来反映面的问题,又可以通过点引导面的提高。有面无点,容易空洞浮泛;有点无面,容易狭隘偏颇,没有代表性。选好点,往往是评讲成功的关健,有时点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即点代表了面;也有时候点虽然是少数人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很值得注意很有评讲价值的问题,也可以作为评讲重点,处理点面关系,尤其要防止只盯着几个作文的尖子忽视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不要把作文评讲变成几个人的展示课,大多数学生的挨批课。
        2.成绩和问题关系。作文评讲,总是着眼于成绩和问题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说,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但机械地“一分为二”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关健在于要根据具体情况,或突出问题,或肯定成绩,或两者融合,而不是形式上的两分法,要善于从纵向的比较中发现进步,要善于抓住当前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不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尤其忌讳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成绩还是问题,都应该尽可能地落到细处。
        三、作文评讲要注意的问题
        1.遵循写作规律。写作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语文教师对此要能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并且尽可能地有自身的体验,否则如果从本本出发、从套套出发,很可能对学生来说是隔靴搔痒,很难有理想的效果,这个规律包括对作文课程新理念的接受和理解,不可排斥抵制,也不可简单化,更不可走极端。这样才能保证作文评讲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才能不说、少说外行话、空话和费话,多说有益的话。
        2.要引导学生的参与。作文评讲,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学活动,也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让他对具体习作发表自已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可展开充分讨论,这样可以使他们确立正确的写作标准,提高他们判断作文优劣、调整作文策略、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也可拓展课堂的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引导学生参与对他人作文的评讲、交流写作的过程,提出评价修改的意见,包括对别人的批评的反驳,这样的评讲过程,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更是鲜活的。
        3.要突出写作的过程。作文评讲不是学生习作的表彰大会和宣判大会,树立一个先进人物,或者拎出一个“不法”分子,或表彰或示众。千万不可只是着眼于学生写作结果进行评讲,应该着眼于从写作的过程评析学生的习作,无论是比较成绩的习作,还是有问题的习作,都要从过程入手:为什么能写这么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能不能写得更好?如何才能写得更好?知识的讲解、方法的传授,也要突出动态的写作过程,而不是结论的传递,更不是贴标签地下几个结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