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诊断与解决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耿春梅
[导读] 在当代小学数学教育中,尽管素质教育的脚步已经深入学校的课堂中,但传统教学模式给实际教学带来的影响仍无法彻底清除,这就需要教育者从日常的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本文从当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相关解决策略予以探究,希望对实际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耿春梅    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  山东  淄博  255100
【摘要】在当代小学数学教育中,尽管素质教育的脚步已经深入学校的课堂中,但传统教学模式给实际教学带来的影响仍无法彻底清除,这就需要教育者从日常的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本文从当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相关解决策略予以探究,希望对实际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课堂教学;问题诊断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81-01

        引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问题主要来自于教育者所采取的教学措施,由于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经过教育者的指引,并由此接受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较多,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接受教育的初期,面对陌生的知识常感到理解困难,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通过教师的合理指引,学生就可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实际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并不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那么也就丧失了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足
        有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逐步了解知识,进而达到能力提升的目标。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存在局限性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平台,而并非完全属于教师展示自我的空间,相反,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更需要在课堂的教学中为学生留有发挥主观意见的余地,由此观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不多,或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或是由于课堂的气氛不够轻松,总之学生很难在课堂中畅所欲言。
        (三)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明显
        当代的素质教育理念普遍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辅助者,学生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主体学习意识,才能在学习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传统教育中,教师长期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不仅把握着课堂教学的节奏,也控制着课堂的知识内容,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丧失对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所谓学习更像是一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强大的压力感让学生的内心逐渐变得脆弱。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表现,留心课堂的进展
        教师首先要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人公意识逐渐恢复,在学习中能够享受主体地位的权利,才能够逐步激发自身的知识探究意识。但教师并不能够完全放任学生自由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如纪律方面、教学方面仍需教师加以指引,所以教师应留心课堂的进展,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作出合理的计划与安排。这也要求着教师需要熟练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同时还要摆脱以“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以动态的角度去观察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使自身的语言指令成为引导课堂的有效工具,教师也能够提升对课堂的掌控效果,从而推进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提出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是一门带有鲜明逻辑性思维的学科,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在当代素质教育的改革历程中,经多数教育者的不懈努力,所得出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可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重现构建当代小学数学课堂的知识体系。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探究问题、敢于质疑,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反思自我,才能从不断的提问与解疑中巩固基础知识。
        (三)适当给予评价,引领正确的学习观
        学生的学习方法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许多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初期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就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其中就包括以言语方面的鼓励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教育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基于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客观评价,如激励性词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成就感,进而得到更多的进步。开展课堂评价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如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腼腆的学生,教师就要选择鼓励性词汇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性格浮躁的学生,教师就要适当的给予压力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对评价要把握尺度与分寸,过度表扬或过度批评都会适得其反。
        结束语: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为彻底消除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所造成的弊端,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寻找问题的成因,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将负面影响最大化消除,减少应试教育对课堂教学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当代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完善课堂问题诊断与解决的教育体系,让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更强,教育引导作用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邓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诊断策略[J]. 内江科技,2019,40(03):145+29.
[2]姜春华.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113-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小学数学问诊式校本教研实践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ZJY0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