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练音准、和谐歌唱——浅谈小学阶段音准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1期   作者:陈静
[导读] 歌唱艺术活动中的音准问题,是歌唱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音乐教学中,音准训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陈静   浙江省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浙江  苍南  325800
【摘要】歌唱艺术活动中的音准问题,是歌唱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音乐教学中,音准训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音准教学  小学阶段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51-01

        音准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却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我们总是惧怕,过多地强调知识与技能,会陷入枯燥的专业音乐教育的误区,而扼杀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和积极性。然而,必要的音准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养成积极参与、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而且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如何评价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都会起到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不少公开课中,一些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姿多彩,只想让课堂气氛更加灵动活跃,通常一节课只用来唱唱跳跳、做游戏,有些时候还融合一些乐器的演奏,但真正的基础教学时间却非常有限。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现象:离开了教师的钢琴伴奏,学生的音准就成了问题。所以,音乐教师本身要对学生的音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促进学生音准的提升。笔者针对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准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结合课本,加强听辨
        (一)加强听辨对比,增强音准记忆
        教师能否在稍纵即逝的歌唱中, 瞬间感知某个音或某组音程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示 范,对培养学生音准意识尤其重要,也是开展音准训练的必要前提。因此,唱准与倾听必然成为音准训练中相辅相成的两大手段。
        案例一:三年级下册歌唱课《春天举行音乐会》开头的第1小节“””和第五小节“”,学生总是容易混淆。
        出错的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尚未建立纯四度和大三度音程的概念,二是因为“1”和“7” 只有半音之差,学生不容易唱准。针对这种情况,要把它们单独拿出来,反复进行听辨。通过对比听辨和反复模唱,学生不仅能唱准两句旋律,而且还会对“7 ”和“1” 两个音级的7音高和音程概念有初步的印象和感知。
        二、视听结合,让音乐“看得见”
        借助图谱,让音乐与图画串个门儿
        乐曲的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灵魂, 在感知音乐旋律走向时有效使用图形谱, 做到图形谱的使用能清晰呈现旋律的特征。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可视的旋律高低图形谱的理解远高于无视觉高低的简谱,其所达到的音乐教学感知也是完全不同的,有效运用图形谱感受音乐旋律,将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元素的认知,从而提升音准能力。
        例:一年级(下册)《拍皮球》
        皮球图谱来带动学生去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和旋律的音高起伏,请学生边模仿拍球动作,边学唱歌词,随着皮球的高低,变化拍球的高低方向。学生边玩边学,歌曲的音准、情绪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旋律线的走向、歌曲的情绪更明确,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借助手势唱准音阶,建立音高基础
        在教学中,笔者先运用歌谣让学生形象直观化地掌握柯尔文手势,如“Do 是小手攥拳头,Re 是快乐小滑梯,Mi 是 我的小平台, Fa 是“真棒”倒过来, So 是小门关上来, La 是把 门快打开,Si是食指向天空”。通过手势活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组织小组竞赛“逐个快速地认出手势代表的唱名”,让学生熟悉教师所做每一个动作的含义及这些动作与音高的具体联系,帮助学生借助视觉感受音程的大小、唱准音调。唱歌最基础的部分是唱准音阶,音阶唱准了,唱歌就有了准确度。因此,运用柯尔文手势的教学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表达出各种音的高低位置和其特点,并且能更好地把抽象的音高特性更加清楚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控和调控音准,初步建立起音高概念。
        三、游戏化的音准训练
        “玩”是孩子的本能,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 在“玩”的情景中,孩子是最自然、最快乐、最主动、最自信的。玩中学,为培养学生主动、快乐、自信的学习态度提供了可能。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视唱练耳训练提升音准。
        课堂实践:《纸闹钟》
        将“do、 re、mi、 fa、sol、 la、 si、do”作为纸闹钟的刻度,由教师拨动指针,让学生们唱出指针指向的音符,等学生们都熟悉之后,就可以加快拨动速度,如此可以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编一些简单的课堂暗示语,如高音区1111、5555是让学生拍手,低音区 1111、5555是让学生闭上眼睛。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更明确的辨别出来高音和低音。
        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利用游戏教学法,将音准与趣味相结合,则可以化难为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把音阶比喻为小花猫爬楼梯,把小跳音程比喻为小袋鼠蹦蹦跳跳等等,并通过这些比喻进行知识概念的讲解,让学生们通过孩子的方式理解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心。
        四、轻声吟唱,体验音准变化
        “歌唱并不是声嘶力竭的喊叫,这不仅会伤害嗓子,还不能将歌曲的美体现出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式,避免使用喊叫的唱歌方式,这种唱歌方式会伤害学生的嗓子,也会影响学生音准的掌握。教师要根据不同歌曲的演唱方式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低声吟唱能让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中演唱歌曲,体会音准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这种演唱方式的融合。
        比如学习《摇篮曲》这首歌曲的时候,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轻声吟唱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准确的演唱示范以后,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演唱高音,然后让学生进行轻声吟唱,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讲解这首歌营造出来的美好意境,让学生理解那种温柔、美好的感觉。同时在轻声演唱中学生才能学会听钢琴,提升音调的准确度。由此可见,轻声吟唱是十分重要的掌握音准的方式。
        五、情感饱满,“走心”歌唱
        小学生音准出现问题 ,一是歌唱前无积极的情绪准备。客观上音乐教师的课时量较多,且又是同一内容的重复劳动,很容易产生体力上的疲惫和审美上的疲劳,如果没有积极的自我调整,必然会导致情感的缺失。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说: “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情感是声音的灵魂,情感的表达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教师在随堂课上往往忽略了“情感”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的情绪往往受教师的影响,在教师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学生很难产生歌唱的热情与动力,歌唱腔体就难以打开,气息也得不到控制,音准问题自然就会发生。所以音乐教师一定要点燃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入曲”,使声音技巧与情感合二为一,以心感心,帮助学生提升歌唱水平。
参考文献
[1]肖红瑶. 培养善听习惯,从关注音准开始[J].中国音乐教育, 2011-7
[2]曾淑茹.音乐课音准训练教学策略探究[J].音乐天地,2018-6
[2]杨川美.小学生歌唱“走音”的原因分析[N].江苏教育报 ,2011-12
[2]杨静. 寓教于乐,提升教学效果[C].北方音乐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