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党蓓
[导读] 幼儿由于年龄方面的特殊性,在理解语言与表达语言上可能不够清楚,所以需要一些指导他们更好认知与掌握语言的特殊人群,这就是幼儿老师。一名幼儿老师需要让这些处于关键期的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健康的语言信息,让他们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党蓓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曹坪镇蔡玉窑幼儿园  陕西  商洛  711400
【摘要】幼儿由于年龄方面的特殊性,在理解语言与表达语言上可能不够清楚,所以需要一些指导他们更好认知与掌握语言的特殊人群,这就是幼儿老师。一名幼儿老师需要让这些处于关键期的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健康的语言信息,让他们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23-01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为此,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一、创造和谐而欢乐的课堂氛围
        一个和谐而欢乐的课堂氛围,是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处于幼儿园时期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和理性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学习方面往往缺乏主动性,对于学习是否表现出兴趣,主要受制于教学环境和老师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孩子有爱玩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制造出一种比较欢乐而自由的氛围,那么,孩子们很容易因为兴趣和喜欢而自觉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再能够合理而正确的予以引导,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跟上教师的步伐和节奏,愿意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语言表达技能的提升提供可能性的机会。
        二、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孩子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孩子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必须是靠孩子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运用的一个过程去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孩子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起来的。 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在各种环境中丰富幼儿的词汇,并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例如:我给孩子讲《小鸡在哪里》故事里的几个动词:小花鸡蹲在盆子里,小黄鸡钻在椅子下,小黑鸡站在石头上,小白鸡躲在树后面。
        三、为幼儿创设更多充满童真的情境
        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视角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幼儿创设更多充满童真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引发幼儿思考的独立性与积极性,从而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不断地学习语言。如在班内建立的自然科学角里,带领幼儿一起来种一些植物,当然教师要特别用心,如在挖空的萝卜里种上小蒜苗等,在幼儿园内为幼儿开辟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种植园,既贴近幼儿又贴近生活。带领幼儿亲自照顾这些植物,为植物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及时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运用儿歌、故事引导幼儿使用规范性语言
        幼儿规范性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模仿的标本。因为幼儿具有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要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点,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地模仿规范性语言进行交流。例如,笔者在开展规范性语言训练活动中,通过儿歌让孩子体验规范性语言的语感,感悟规范性的语言表达。以儿歌为标本,让孩子模仿与学习。通过故事绘本,让孩子相互对话,孩子们看图说话,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对孩子规范的表达进行表扬与鼓励,对于表达不规范的语言要及时反馈与矫正。同时,在幼儿间开展讲故事活动。教师让幼儿先听故事的录音,然后根据录音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时,幼儿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要进行纠正,并让幼儿反复听录音,鼓励幼儿进行规范性的表达。
        五、在游戏中实现语言实践
        游戏始终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项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把学习与游戏结合为一体,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是学习方式之一。游戏中幼儿会愉快地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时,语言就会成为幼儿们交流与沟通的唯一方式。因此,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是完善语言的最佳手段之一。
        当幼儿们在不同地点进行游戏时,会呈现一些独特的地域差异特点。这时,幼儿老师在指导幼儿学习语言时,也需要注意恰当表达。比如,当幼儿在益智区时,幼儿老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幼儿说出原因,可以提高幼儿表达的逻辑性。比如当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幼儿老师可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运用不同内容进行提问,激发幼儿大胆表达、大胆猜想的语言学习方法。游戏前让幼儿们了解一下相应的游戏规则,同时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游戏中幼儿老师递进式提问拓宽幼儿所表达的范围、加深程度;游戏过后通过描述的游戏过程使幼儿们彼此交流,学会倾听,丰富语言经验和游戏经验。
        六、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看图说话反应了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孩子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二是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要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首先是要求孩子们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要引导孩子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让孩子的想象自由驰骋。小朋友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自己,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具体思维占优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开始的要求不应过高,关键是让孩子说话要完整,有条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要一开始就求写得生动。指导说话要到位,要耐心地指导孩子有条理地说,连贯地说,用普通话大声地说,及时纠正语病,孩子说不清楚要引导,必要时可以示范。
        总之,幼儿运用规范性语言进行对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加强训练,使幼儿产生语言交际的兴趣,在对话交际中,养成使用规范性语言表情达意的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