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何艳
[导读]

何艳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底洞镇中心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67-01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动有趣的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然而有日常的教学中,这门课程被忽略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学校和老师不够重视,被语文、数学这种所谓的主科边缘化了,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呢?
        一、 围绕学生,让教学贴近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如《国旗国旗我爱你》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五星红旗升起来;2、国旗在我心中。教学这一课题时,我先组织学生参加星期一的升旗仪式,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要面向国旗行队礼,未入队的学生要立正行注目礼。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同学考虑考虑升旗仪式开始后,同学们应该怎样做?每个小组讨论激烈,有的同学说:“升国旗时要向国旗行队礼”,还有的说:“我还没入队怎么做”?“没入队的同学要立正行注目礼”,然后,我让学生谈谈升国旗的切身感受,从而教育学生从内心对国旗的尊重,从小热爱国旗,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又如《多彩的课外活动》一课的教学,我问同学们,你参加过哪些课间活动?你愿意参加课间活动吗?同学们高声大喊:“我愿意”、“我喜欢跳绳”、“我喜欢做游戏”,学生们气氛高涨。下课后,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学生一起参加快乐的课间活动。
        二、 注重观察,培养学生情感
        比如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第一单元第三课《快乐的一天》中的“上学不迟到”。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上学歌》视频)
        师:谁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师:你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高兴吗?愿意说说你上学的心情吗?(生谈感受)
        2、师: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出家门去上学?开学以来你迟到了几次?
        生回答后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儿歌《高高兴兴把学上》
        1、师范读儿歌:
        闹钟唱,天放亮,不睡懒觉快起床。
        吃好早点整衣装,高高兴兴把学上。



        2、师领读儿歌,生看着书读儿歌
        (三)、东东为什么迟到了?
        1、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11页上的四幅图
        2、让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四幅图的图意。
        (1)起床后找不到袜子
        (2)在上学路上玩球
        (3)在上学路上看舞狮子的
        三、干好值日生,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如在学习第二单元第四课《当好值日生》时,积极倡导学生“我是小小值日生,班级的事情我来做”,先提出问题“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值日生呢?”,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怎样把桌凳排列的整齐、黑板怎样擦的干净,并为学生做示范,要求学生在打扫卫生的同时还要保持好卫生,见到小纸片捡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做到“保持校园、教室整洁,从我做起”。
        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四、组织讨论,让学生学会交流
        教育是一种对话,如果学生在揣摩教师要的答案,无意间就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那是虚假的而非真实的,表面的而非内心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因此,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哪怕是与众不同的,可能引起争议的。这样,教师才能体会到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实践中,我觉得讨论的方法比较有效。通过讨论这种活动方式,可以提供了有利学生发言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
        例如,教学《校园真美丽》时,先校园里转一转,参观完校园,我就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老师请各组小朋友先在一起讨论一下,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来汇报,参观得仔细、讲得好的小朋友,老师要给他们组颁发奖章”。有了参观的过程作为铺垫,学生讨论的时候就有话可说,有的小组在老师的指点下,还作了简单的记录。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时候让他们推选代表,有时候则给各个组的组员编好号码,轮流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讨论是《道德与法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学着自信。
        五、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的缺点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成绩差的孩子,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老师也很容易注意到,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将新的错误加到他以前所犯的错误中,逐渐构成一个在教师心目中不可原谅的错误集合。而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他们成绩光环的掩照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要不就干脆把缺点也当成了优点。不是差生没有优点,也不是优生没有缺点,而是有的时候我们老师的心被蒙蔽了,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各有姿态的生命体,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又怎么能将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年年岁岁人不同”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真如他人所说连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的,那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吗?所以教师还必须学会宽容,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教师应该是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能为花开而笑,也为叶落而悲;又应是有很强观察力的人,能看出学生心中细微的变化;又是有博大胸怀,虚怀若谷的人,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并加以引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