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的剖析 陈艳祝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陈艳祝
[导读]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主体也逐渐倾向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然而语文学科又是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养成认知、理解等能力的重要阶段,体会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文化和内心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陈艳祝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三蓝学校  湖南  永州  4258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主体也逐渐倾向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然而语文学科又是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养成认知、理解等能力的重要阶段,体会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文化和内心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剖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75-01

        引言
        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一项基础内容,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强化其他课程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帮助下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风潮中,广大师生必须基于发展层面重视和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同时学生也必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得到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的总体特征
        因为学生的年龄和年级存在的差异化,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符合不同年龄段的课文,但是,在这些课文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思想却具有一定的共性,由此证明,小学语文课程贯彻的传统文化思想有着较强的总特征,存在的这种特征主要体现于教材所编写的全部内容均能够满足所有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无论哪篇课文和列举的案例均符合积极向上、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适合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
        例如,以部编版为例,一年级教材中的《升国旗》《我叫神舟一号》等课文,主要为了帮助学生产生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四年级教材中《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等课文,主要突出了社会中的不同人群之间拥有的和谐关系。足以看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所体现的思想一直具有较强的正能量。相比于中等阶段和高等阶段的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大不相同,其很少体现如同社会冷暖、生活情感等类型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很少体现人类之间存在的邪恶、计算等负面思想。主要原因在于,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的最佳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接受能力也是养成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接受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以及符合身心发展的正面人文教育,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生活激情。就如同一个人在初次面对某个新鲜事物时,如果感觉这个事物是充满乐趣且唯美的,则会拥有较强的动力以及激情继续,然而,如果起初就撞墙,吃亏,产生负面情绪,则会在第一印象中留下厌恶心理,倘若后期想要改变,则会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往往在学生的习作练习中不主张过于老成,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知识或者与人沟通和交流职工出现负面情绪。



        二、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并获得显著的教学质量反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位置接受课堂所学知识,陈旧且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传统文化,教师则必须有效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等先进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引起学生的关注,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传统节日》课文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节日的图片或者视频,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按照视频内容说说其中在纪念什么节日?节日期间有哪些重要的民俗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多媒体课件开展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十分新颖且有趣的内容,教师利用其优势通过文本、视频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更是一种推动教学实现简单化以及智能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使,教师需要创新和优化以往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以此促使教学效果实现事半功倍。
        三、构建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小的年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刚步入小学,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却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实际教学活动中构建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渗透和贯彻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构建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情境,深度挖掘其中隐藏的传统文化素材,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开构建情境。情境的构建尽可能真实有效,如此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让学生深入解读和接受。
        例如,教师在讲解《大禹治水》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古代传说,感受大禹所具备英雄形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洪水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当学生直观地看到洪水之后,也极易陷入情境当中,接着在阅读课文时,才能深入的意识到课文中所体现的洪水多么可怕,感受到大禹在治水期间的艰辛,以及大禹舍去小家照顾大家的优秀奉献精神,进而被传统文化而晕染,强化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的渗透效果。
        结语
        为了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现科学发展,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明确指出传统文化的贯彻方向,不断创新和优化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方法,多角度强化传统文化的浸润力,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结构,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16-17.
[2]曹振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华夏教师,2019(17):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