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王艳
[导读] 小学时期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不同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基础的数学技巧和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让学生不断获得和积累一定的数学经验,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王艳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忠义小学  642359
【摘要】小学时期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不同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基础的数学技巧和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让学生不断获得和积累一定的数学经验,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72-01

        引言
        小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而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是重中之重的教学内容。数学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老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采用一定的技巧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自己达到高度配合,让学生的参与率提高。老师要给学生最合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多样化。
        一、鼓励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开启主动学习模式的同时,还可以弥补互相之间的不足之处,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长期发展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把握知识点。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可以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提出小组讨论话题。
        例如,讲授“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工具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领悟到除法中余数的意义,并解答本节知识点的题目。教师讲解完本节知识点后,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讨论解答。例题:将10根小棒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对于这个题目,学生可以利用原有知识很快地讨论并解答出来。之后教师可以再出题目:将13根小棒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这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学生可以通过木棒、实物或者画图相互讨论,从而得出准确答案。讨论完成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学生观察10÷5与13÷5有什么不同。由于学生的思维不同,因此其解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把思维的不同之处传递给对方,从而提升整体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其次,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该模式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加强对预习课件的策划,从而让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对本节知识点进行相互讨论,并将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由教师对该难点与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二、创设适合开展解决问题教学的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亟待开发,他们往往无法直接理解过于复杂的、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同时,他们还有着好奇心和探索欲旺盛但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矛盾特点。也就是说,对于陌生的知识和未知的事物,小学生在心理层次上是愿意去探究的。但是,由于并未形成良好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他们极易被其他更为有趣的事物吸引目光。同时,由于知识积累等能力有限,在理解复杂问题时,他们极易出现困惑。这种困惑使得小学生无法获得良性学习体验,使他们出现兴趣锐减、动力不足的表现,造成以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这一数学教学活动无法有序推进。尤其是对于一些冗长的数学题目,由于难以理解,学生经常在阅读题目的问题时就已经丧失了兴趣。
        对此,想要高质量推进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突破“兴趣不足”这一阻碍,帮助同学们脱离复杂、抽象等因素的束缚。在分析小学生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尝试为他们创设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以相对真实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根据直观体验在深层次上理解问题。尤其是对于复杂、冗长的题目,教师可以像讲故事一样将问题讲出来。如此,以趣味化的语言促进他们的理解,并激发其探究兴趣,为他们积极发散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做铺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得十分迅猛并已经被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软件将数学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呈现,促进学生的理解,为其多元思考拓展空间。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图形问题时,这一手段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将题目所涉及到的图形变化过程以分解动画的形式呈现,为学生梳理、理解细节信息提供帮助,为其后续思考提供便利。
        三、创设解题环境,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解题的环境,让学生学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训练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因为小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不够,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熟练地掌握多样化的解题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课堂上创设解题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合适的图片,来创建解题环境,运用学生有兴趣的内容对知识进行延伸,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从多方面思考。例如,在教授学生三角形两边之和与三边之间的关系时,教师不能仅仅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还要设置解题环境,运用图片导入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准备好PPT,在图片上设置不同位置的三个屋子,这三个屋子不在一个线上,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两个屋子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把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伟波.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J].黑河教育,2020(08):37-38.
[2]王小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9(52):35-36.
[3]吴巧玲.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8(A4):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