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3期   作者:龚云涛
[导读] 物理专属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我们就必须使他们学好物理概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清晰而正确地掌握概念,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龚云涛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云胜小学
摘要:物理专属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我们就必须使他们学好物理概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清晰而正确地掌握概念,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标;概念形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88-01

        一、概念的形成
        1、通过多个实验,找出共性形成概念。
        自然界的事物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和运动形式,即有个性,而有些物理概念,就是在研究了多种具体事物的个性和过程后,弃去非本质的,找出本质的、共同的东西而得到的。例:初中物理“力”的概念的形成,先把日常生活中觉的一些力的现象,通过模拟演示实验,使之在课堂上重视,然后分析一下,学生很易了解人在进行推、拉、提时,肌肉都感到紧张,就是用了力,在这些现象里,虽然人用力的方式和对象不同,受力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不同,但这些过程中,共同特点是:“人都用了力,物体受了力”,然后演示玩具电动机吊起一重物的实验,并介绍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实例,可使学生认识到:“除开人能对物体有力作用外,一个物体也能对其它物体有力的作用”,再做磁体吸铁钉、摩擦带电的塑料棒吸起碎纸片的实验,从中得出:“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通过上述不同物体之间发生不同力的作用的分析,可逐步引导学生把手、电动机、磁铁等物体概括为抽象的施力物体;小车、重物、铁钉等也同样可概括为抽象的受力物体;而推、提、吊、吸等具体动作都可概括抽象为“作用”。这样,就从个别的、具体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通过分析、概括、抽象出共同的、本质量的东西;“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透过现象,抽出本质的东西形成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的本身,就是描述有关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特点的,对这一类概念,必须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找出其主导作用的、具有决定其本质的东西。例:电学中“电阻”的概念的形成,上课时,让学生回忆什么叫导体?再次强调导体能导电。即对同一段导体来讲,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比是一个定值。再换用与前不同的镍铬合金线,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但这两定值在数值上是不相等的。通过两次实验先使学生认识到:“对于同一导体来说,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之比是个定值,不同导体,这个比值不同,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定值反映了一种不随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而改变的一种导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属性呢?把几段阻值不同的导体分别接进电路,并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让学生注意观察U与I比值大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就小;反之,则大。由此可见,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从而使学生对“电阻”这个概念,形成了即完全又准确的印象。



        3、运用类比,温故知新,形成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在通常情况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直接给学生讲述,学生难以接受,我们如由分析看得见的现象开始,运用类比,可使学生较顺利地抽象出不能直接看到的新物理事实和概念,这样,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潜移默化作用。例:初中课本“磁场”概念的建立,我们在讲课时,如先演示玩具电动机起吊小铁片的实验,让学生看清现象,并分析现象时,着重让学生知道电动机吊起小铁片要通过一根线;再结合课本上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确,“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要依靠第三者”。接着再用一磁性较强的磁体靠近小铁片,将其吸起,分析这一现象,启发学生利用类比得出“磁体吸起小铁片之间一定存在着第三者-媒介。虽然,这种媒介看不着,摸不到,但是客观事实。最后,讲出这种起第三者作用的媒介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4、运用对比和比较的手法形成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有相似之处,本质不同,而常被学生混为一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大多数教师都重视用“对比”的方法,来讲清其形成过程,区别其异同点。这样,条理清楚,学生易接受,记忆牢固。如位移和路程,速度和加速度,蒸发与沸腾,振动和波等等都是常用“类比”来讲述的,这里不再赘述。
        二、概念的深化和巩固
        1、对初次接触的概念,不要求学生一次“弄通,应逐步的了解深化”。
        掌握一个物理概念要有一个逐步深入,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一些比较复杂,难理解的概念,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弄通,只有通过反复使用,从不同角度多次接触或采用小循环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地融会贯通。但多次出现同一概念时,不能做原地踏步式的简单重复,应将概念放到与它相关的规律中去,在不同的条件和要求一来加深、巩固。
        2、基本概念的讲述与图象有机结合起来。
        有些物理现象和过程直接可用图象反映出来,有些现象和过程我们按照其规律间接地做出图象来,因为用图象反映规律更为直观、形象,易为学生所接受,使规律系统化、完整化,而且思路更为清楚,因此,把概念融会在图象中讲解,便于概念的深化。
        3、讲练结合,搞清概念,深化概念。
        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检验和深化理性认识,所以对一些学生感到模糊的概念,单凭讲授是不足以澄清其问题的,教师应选择一些有助于搞清概念的题目,让学生课堂练习,在练习中了解学生,澄清问题,深化概念。
        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都比较重视,而且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有所建树,本文所谈,仅是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形成概念,而绝不能把概念硬塞给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