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太原市血液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跟踪随访,探究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我市2019年1月-2019年7月200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20000例对象进行跟踪记录,研究记录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以及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比例,并回顾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在20000例献血者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有388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9%,在此388例献血者中,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有329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的概率为84.8%,中度不良反应53例(13.7%),重度不良反应有6例(1.5%)。在所有原因中,由心理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5.0%,其次为身体原因(25.0%)和环境原因(15.0%),医护人员(3.0%)与体位(2.0%)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最小。经统计学检测所有试验结果均具有实际意义。结论: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心理原因、身体原因、环境原因、医护人员的原因以及体位原因,为献血者普及献血常识、打造舒适的献血环境、放松献血者的心情、医护人员掌握专业的采血技能以及和善的态度均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献血者;不良反应;具体措施
无偿献血是目前血液的唯一来源,最常见的献血类型便是捐献全血,捐献全血的献血者两次献血间隔时间应该保证在六个月以上,然而另一种献血类型——捐献成分血,仅间隔14天便可进行下一次的献血,捐献全血可以在各个采血点(包括献血车、献血屋等)进行,然而捐献成分血只可以在血液中心进行,而且成分血需要将血液通过相应的采集设备进行处理才能够获得,因此献血者需要在捐献成分血之前预约。献血对于献血者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患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的人禁止献血,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系统疾病的患者不能献血。身体健康,年龄18~55周岁,体检符合献血标准的人才能够参加无偿献血。但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极大地打击了人们对献血的热情,对血液的采集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探究影响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便是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跟踪随访,探究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2019年1月-2019年7月共有200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调查此20000名献血者中有工人、学生、农民等,其中男性献血者12000名,女性献血者8000名,年龄18~55岁,样本选取标准:①所有献血者均无传染性疾病;②献血者经体检符合献血标准;③患者未确诊患有某些职业性疾病(矽肺等);经统计学检测所有与本次实现无关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均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2方法
对此20000例对象进行跟踪记录,研究记录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以及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比例并回顾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1.3采血流程
对20000例献血者在采血前严格按要求进行健康检查,确认各项指标符合献血标准,采血过程中,均严格执行《采血标准操作规程》,使用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釆集200ml或400ml全血。
1.4献血后献血者不良反应评定
对献血者不良反应的评定按照如下来进行:献血者出现迷走神经症状,在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为轻度不良反应;献血者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为中度不良反应;当献血者除了出现中度不良反应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等则为重度不良反应。
1.5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
当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时需要对献血者进行紧急处理,若不及时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可能会对献血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当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对献血者的采血工作,同时对献血者进行针眼护理。当献血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时可以对献血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抚,建议献血者平卧休息。当献血者出现中度不良反应,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建议献血者将头偏向一侧,以保证献血者呼吸道畅通,同时为献血者准备漱口水,建议献血者采用平卧位的同时保证献血者的头比较低,为献血者准备适当的生理盐水以补充失去的电解质。当献血者出现重度不良反应,表现为惊厥、抽搐等症状时给予献血者镇静剂或对献血者给予吸氧处理,同时可用手指按压献血者人中、合谷等穴位,在对献血者进行急救处理措施时应密切关注献血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对于出现特殊情况的献血者需迅速送往医院进行处理,一般突发不良反应的献血者经过上述措施处理后10分钟内便可恢复正常。
1.6不良反应原因研究
1.6.1环境原因
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献血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不再认为献血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反而明白了适当献血对身体有好处。献血者数量的增加使采血点变得非常拥挤,而且空气不清新、人员嘈杂,导致部分献血者心情烦躁。心情对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心情烦躁者更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环境因素是影响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1.6.2自身心理原因
大多数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都跟自身的心理因素有关,第一次献血的人因为不熟悉献血的相关知识与流程,会对献血产生一种恐惧感,也有部分献血者晕血、晕针,献血者情绪的过度变化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进而造成献血者的血压迅速下降,可能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发不良反应。以上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在对献血者采指尖血化验时发生率最高。除此之外,当献血者看到其他献血者的采血过程或者发生不良反应时自己也会感到非常紧张,在还未进行献血或刚刚进行献血时便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晕厥。这种有自身心理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在献血者进行多次献血之后便会减少。
1.6.3身体原因
由于部分献血者在献血前几天过度紧张导致睡眠不足、过于疲劳,进而造成献血者极易出现献血不良反应。除此之外,空腹献血也非常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空腹时献血者的相对血容量较低,因此在献血过程中极易出现低血糖,导致献血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而且低血糖还会导致献血者出现眩晕反应,献血者甚至还可能出现短暂性的丧失意识的情况,此种情况在临床中称为低血糖昏厥。献血者体内血糖含量恢复正常时眩晕症状也会消失。
1.6.4医护人员原因
由于献血人数过多,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对献血者进行采血,还需要维持献血者的秩序,因而医护人员的工作十分繁重,所以面对献血者时部分医护人员的语言可能比较僵硬,态度比较冷漠、不热情。除此之外,有些医护人员的采血技能并不熟练,在穿刺时献血者可能会感到强烈的疼痛,以上可能会增加献血者的心理负担,最终导致献血时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
1.6.5献血者体位原因
由于献血者在进行献血时大多采用坐位,献血者处于坐位时,下身的肌肉以及静脉的张力较低导致献血者的血液在下身积聚较多,因此静脉回心血量较少进而导致献血者的心输出量降低、脑部供血量减少,献血者突然起身或者是迅速改变体位时则会产生晕厥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在20000例献血者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有388例,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1.9%。在此388例献血者中,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有338例,轻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84.8%,出现中度不良反应有53例,中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13.7%,出现重度不良反应有6例,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1.5%。在所有原因中,由心理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5.0%,其次为身体原因(25.0%)和环境原因(15.0%),医护人员(3.0%)与体位(2.0%)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最小。经统计学检测所有试验结果均具有实际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1,表2。
3 讨论
进过调查研究表明导致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不仅献血者的心理原因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身体原因、环境原因、医护人员与体位均会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进行救治,如果救治不及时,不仅会阻碍献血工作的正常进行,还会对献血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预防献血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极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3.1增强献血者对献血的生理知识认知
对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做好献血相关的生理知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包括电视、网络、宣传单等方式)对相关生理知识进行普及,也可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对献血人员进行献血前宣教,为献血者详细介绍献血注意事项,尽量避免出现空腹、过度劳累的情况下去献血的情况发生,建议献血者在献血当天尽量避免食用油腻的食物。除此之外,为献血者介绍献血后如何进行自我护理,保证献血者的自身健康。
3.2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
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及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血压、脉搏、血型、转氨酶 血比重等),保证充分了解献血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同时排除不适宜献血的献血者,不建议过于劳累、空腹的献血者在本日献血。在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的同时为其介绍献血的大致流程,使献血者对献血有一定了解,缓解其紧张的心理。
3.3使献血者充分放松心情
献血者在嘈杂的环境中更容易精神紧张,为放松献血者的心情,对献血点的环境进行严格管理,为献血者打造舒适、安静的献血环境,同时医务人员也应该注意对精神紧张的献血者进行适当的安抚,医务人员应该根据献血者的年龄、职业以及文化程度与献血者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舒适的环境以及和善的医务工作者能有效缓解献血者的紧张的情绪,充分放松心情。
3.4 医护人员掌握专业的采血技能以及和善的态度
若在进行采血时医护人员专业技能较差会使献血者非常紧张,进而增加了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非常重要。通过提高采血技能,有效地减少献血者在献血时的疼痛,同时防止反复穿刺对献血者造成伤害。医护人员在与献血者交流过程中应该保持和善的态度。在采血时献血者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变化非常敏感,当医护人员表现出不耐烦等情绪时,献血者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要保持和善,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让献血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热情与关怀,避免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5为献血者打造良好的献血环境
对献血车等献血地点进行改造,增加多个采血位,同时为献血者提供舒适的座椅,保证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能够有舒适的体验。扩张献血地点的空间,保证献血者能够有充足的空间,充足的空间有利于缓解献血者紧张的情绪。可以改变献血地点的颜色搭配,合理的颜色搭配能够让献血者充分放松心情,舒适的颜色搭配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情绪,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能够转移献血者注意力的设施。
3.6提醒献血者轻柔变换体位
献血者献血后应在休息区休息15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当献血者准备起身时提醒献血者不要用力过猛,当献血者突然起身时极易出现眩晕等症状,为避免献血者出现以上症状,及时提醒献血者轻柔改变体位。
参考文献:
[1]周思莹,孙彦妮,隋融融.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04):147-149.
[2]曾仁钦.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2):185-187.
[3]姜爱华,李辉.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与性别和采血时间的关系[J].医学信息,2020,33(11):139-140.
[4]段春玲.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心理月刊,2020,15(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