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莫淑贞
[导读] 目的:观察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莫淑贞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  江门  5291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观察组行急诊内镜检查,对照组行择期内镜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患者再出血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再出血的主要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及输血治疗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佳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针对恶性肿瘤、后续治疗不足及Hb<90g/L等因素加以防范,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内镜介入治疗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效方法,在应用该治疗方法的同时,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警惕,以提升内镜止血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临床疗效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急症,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当中,胃镜检查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其诊断结果准确,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但内镜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办法,分析其治疗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募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65.4±4.3)岁;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13例,食管炎16例,血管畸形7例,上消化道肿瘤4例。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4(65.3±4.4)岁;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12例,食管炎18例,血管畸形7例,上消化道肿瘤3例。不同组别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差异不大(P>0.05)。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文件,该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2]
        1.2.1患者纳入标准:
        1)纳入患者依据相关指南、标准、实验室相关检查等支持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2)临床资料完整;
        1.2.2患者排除标准:
        1)排除伴发有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
        2)排除有精神障碍患者;
        3)排除依从性较低,不愿配合研究者。
        1.3实验研究方法[3]
        2组患者接受常规止血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禁食,引流胃内积血,进行胃肠减压,给予补液和抑酸治疗,采取止血、输血及抗休克治疗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应用内镜止血治疗,注射去甲状腺素(0.08g/L)+生理盐水及凝血酶,于病变部位注射,2ml/次,总注射量≤20ml。在胃镜下使用生理盐水对胃中的积血和内容物进行反复冲洗,以保证术野清晰,使用止血夹对血管进行止血。针对手术过程中一切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需事先做好预案,便于及时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重点进行血压、血红蛋白水平及粪便状态。止血成功后再行补液、抑酸、止血、输血等治疗办法,加强对胃黏膜进行保护。
观察组行急诊内镜检查,对照组行择期内镜检查。
        1.4观察指标[4]
        (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再出血率及输血治疗率。(2)恢复情况。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测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小组间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及输血治疗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影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单因素分析
        80例经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生再出血12例,针对疾病类型、后续治疗情况、是否发生病灶喷射样出血及血红蛋白(Hb)含量等因素进行分析。见表3。

        2.4多因素分析
        根据影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针对恶性肿瘤、后续治疗不足及HGB<90g/L等指标进行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4。


        3讨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目前在临床上内镜介入治疗开始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内镜检查能准确判断病灶及出血位置,迅速进行分析和诊断,根据其出血原因使用止血办法。经临床研究表明,即刻止血首次成功率相对较高[5]。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短期内出血严重,建议采用急诊内镜检查,缩短内镜检查时间,及早进行诊疗,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和恶化。本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和输血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根据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针对恶性肿瘤、后续治疗不足及Hb<90g/L等因素加以防范,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当中,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其中以急诊内镜治疗效果更佳,可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海霞,王建华,单铁英,郭永泽,崔星亮,李淑霞,李校天.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08):48-52.
[2]李萍,李武良.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02):282-285.
[3]吴廷勇.消化内镜应用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4):65-67.
[4]周菊.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05):799-801+808.
[5]王燕,贺晴,许科斌,陆一.三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2):2413-2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