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李继梅
[导读]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影响
        李继梅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A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FA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与生活动力;影响
        引言
        脑梗死是脑供血、供氧不足造成的脑部循环障碍以及局部组织坏死性疾病。脑梗死发病后给予积极的溶栓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升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然而脑组织缺氧、缺血造成的局部脑神经损伤不可逆转,急救治疗后患者常遗留肢体障碍、语言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异常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影响比较大,在发病早期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完善预后。本研究对76例脑梗死后并发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观察其康复效果,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诊疗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脑梗死偏瘫疾病的判定标准;②临床信息资料全面;③初次患病,四肢活动受到限制;④逻辑思维正常。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功能衰竭;②智力缺陷;③未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研究组:女14例,男17例;年龄52~76岁,平均(64.52±6.57)岁。对照组:女13例,男18例;年龄53~78岁,平均(64.46±6.78)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需要强化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对患者提供各项基础性的指导,积极的为患者安排常规的康复训练,并确保患者的康复训练均能够予以落实。
        研究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早期康复护理:1)康复护理的原则。对患者促进肌肉能力的恢复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康复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为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早期康复训练要从日常生活、活动着手,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开始时应该坚持被动活动,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换鞋、梳洗等日常的生活活动。患者在进行康复的时候先从床上运动开始,协助其进行四肢的屈伸训练,还要对患者进行关节运动和体位转换,当患者的肌肉能力进一步恢复以后对患者强化姿势的训练,指患者进行坐姿和站姿的转换。2)肢体训练。a.指导患者摆放功能位,并尽量防止上下肢屈曲的时间以及角度,指导患者保持上下肢伸展到合适的角度;b.有需要的患者,使用丁字鞋对双下肢进行固定,防止患者下肢长期处于不良功能位;c.指导患者主动或者被动运动上下肢肌肉以及关节。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防止出现肌肉痉挛或者萎缩。定期为不能活动的患者翻身,并进行足底按摩;d.坐姿训练。先将患者床头抬高30°,指导患者保持坐姿。并循序渐进的抬高床头角度,直到90°。患者能够保持10min坐姿后指导其解除倚靠,保持坐位;e.患者能够保持独立坐姿30min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站位练习,从床旁站立逐渐过渡到独自站立;f.患者能够保持独立站姿30min后可指导其进行行走训练,开始可在护理人员辅助下挪动肢体,并进行步态练习,逐渐过度到独立行走;g.对患者进行穿衣、吃饭、刷牙、洗漱等肢体训练,恢复良好的患者可循序渐进的进行整体肢体训练,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2)全科护理干预:1)心理舒适护理。心理状况与患者疾病转归关系密切,为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需稳定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基于疾病的特殊性,脑梗死患者,会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其遵医行为。护理人员需结合脑梗死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并指导患者以松弛、自我表述训练等放松方式,护理工作中要求用尊称、语言温和,以建立患者的安全和信任感。2)生理舒适护理。若患者有尿失禁情况,需做好会阴道、尿道口清洁,及时清除排泄物,做好肛周皮肤保护。另外,饮食方面结合患者所处阶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用膳食纤维素食物以促进患者肠蠕动、预防便秘。另外,夜间减少不必要操作,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3)环境舒适护理。老年人是脑梗死疾病的主体,而此年龄段人群生理、心理、精神状况等对比年轻人均明显较差。为确保患者安全性、提高患者舒适度,需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做好病房清洁,墙壁、坐便器配置扶手,定期检查床头呼叫器,日常护理工作中操作轻柔、言语温和,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4)社会舒适护理。亲朋好友是给予患者直接支持的群体,护士需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帮助家属明确关心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指导家属与患者相处的方式,从而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Barthel指数及FA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arthel指数及FAM评分
        护理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A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F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
        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在于这种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早的以系统性的康复训练为主,全方面的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锻炼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将神经损伤减少到最低,有效的促进患者痊愈出院以后尽可能的正常生活,减少患者的具体损害,对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优良率,还能促进患者上下肢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是一种优良的护理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2):203-205.
[2]杨曦.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1):63+66.
[3]张艳辉.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4):128.
[4]周华娥,段艳锋.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7(01):104-106+136.
[5]张荣华,邓玉蓉,段爱琴.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200例临床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2018,34(21):137-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