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荣
北京和睦家医院护理部 北京 100015
【摘要】目的:探讨在责任制护理工作开展当中护士专职夜班岗位设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不同病区的护理人员 40名,住院患者180名,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这期间设置护士专职夜班岗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其效果。结果:实施护士专职夜班岗位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由60.0% 提升到100.0%,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70% 提升到100.0%,均明显提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设定护士专职夜班岗位,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责任制护理工作的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护士;专职夜班岗位设定;责任制护理;工作开展
在病房护理管理当中落实责任制护理是现代护理工作的要求,而如何更好的落实责任制护理工作一直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当中的重点。病房责任制护理工作的开展不仅仅体现在人员和质量管理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护理岗位设定方面,夜班岗位管理一直是护理岗位管理中的一道难题。
我院在病房护理人员岗位排班管理上实行24小时两班制,每个班次12小时,即白班岗位(08:00-20:00)和夜班岗位(20:00-08:00),白夜班轮班制。每个病区每日依据科室的情况、住院患者的数量和护理级别合理的安排护士比例,并配置机动护士以备人力调配,常规的护患配置比为1:4,每个班次由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和低年资的护理人员搭配工作,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按照护理级别配备专职护士进行护理,配置护患比例为1:1或1:2,保证患者的安全,实行人性化的整体护理。
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这期间设定护士专职夜班岗位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责任制护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不同病区的护理人员40名,住院患者共180名,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护理人员40名分别选自儿科病区8名,内科病区12名,外科病区10名,妇产科病区10名,均为女性,其中未婚12名,已婚暂时未生育者10名,已婚育有一子者11名,已婚育有两子者7名;年龄为25-52岁,均值为(32.5±2.8);护士级别:四级护士10名,三级护士14名,二级护士8名,一级护士8名;住院患者180名分别随机选自以上病区。从护理人员的年龄、婚姻状况以及护士级别等资料上看,不具备特异性差异(P>0.05)。
1.2方法
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这期间在这40名护理人员所属的病区设定专职夜班岗位,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将这40名护理人员按照常规的白夜班轮转的形式排班,即白班、夜班、休息;同时随机选取不同病区的住院患者90名参与满意度调查;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再将这40名护理人员按照专职夜班岗位的形式排班,即单夜班制或双夜班制,即夜班、休息 ,或者夜班、夜班、 休息、休息,同样再随机选取不同病区的90名住院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每个病区依据科室的情况和住院患者的数量以及护理级别合理的安排机动护士以备人力不足时调配。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满意度
(通过口头调查的方式来评估护理人员对专职夜班岗位设定的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满意人数/总数×100%)
②患者满意度
(患者住院期间通过护理查房,口头调查的方式来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满意人数/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满意度
实施专职夜班岗位前护理人员满意度为60.0%(24/40),实施专职夜班岗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为100.0%(40/40),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患者满意度
实施专职夜班岗位前患者满意度70% (63/90);实施专职夜班岗位后患者满意度为100.0%(90/90),存在明显差异(P<0.05)。
.png)
注:#与实施专职夜班岗位前相比,P<0.05
3.讨论
3.1专职夜班岗位的设定与实施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对于经常值夜班的护理人员而言,往往容易出现睡眠障碍、黑白颠倒、内分泌严重失调等疾病,因此申请不值夜班的护理人员也越来越多[1],病房的护理人员由于长期处于黑白颠倒的生物钟紊乱状态,有些护士不得不申请调离岗位,甚至离职。
通过设定和实施护士专职夜班岗位,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由60%上升到100%。实施专职夜班岗位前,护理人员是白班、夜班轮转的形式倒班,护士在下了夜班之后生物钟还没有调整过来第二天就上白班,长期的轮转倒班,在生活时间上不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身体状况欠佳或特殊生理期不规律,甚至个别已婚女性不孕等以致影响工作;实施专职夜班岗位后,护理人员按照规律的单夜班制或双夜班制依据个人的时间自愿选择在一定的时期内安排夜班,制定专职夜班自由选择周期表,采取弹性工作制,并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调整自己的昼夜生理时间差,让身体缓慢适应昼夜节律冲突[2],护士不需频繁调整生物钟,相对保护了人体生物钟规律,符合美国心理学专家孟博士的生物钟原理[3] 。
对于某些已婚、有孩子的家庭,护理人员由于工作时间的关系对家庭的投入比较少,部分甚至会引发家庭矛盾,而在专职夜班岗位实施后,护理人员能够合理的安排家庭生活,提升其生活幸福度[4]。专职夜班岗位的设定和实施不仅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提升了护理人员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3.2专职夜班岗位的设定与实施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专职夜班岗位的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固定, 责任护理人员不需要再进行白夜班轮转,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5],对于住院患者而言,责任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较多,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也比较高[6],可以较好的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的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特别是在工作连续性、责任护士知晓率和护患沟通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也比较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有很大提升[8] 。
3.3岗位绩效管理是专职夜班岗位启动的前提
护理人员在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实施岗位绩效管理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9]。通过专职夜班工作岗位的设定与实施,护理人员的绩效也发生了改变,激励和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高年资、技能强的护理人员而言,逐渐开始愿意主动从事一线护理工作[10], 保障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落实自身的岗位职责[11]。
3.4专职夜班岗位的设定与实施促进责任制护理工作的开展
专职夜班岗位的护士在较长时间内固定,熟悉夜班的工作职责,责任护士充分熟悉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保障了持续性护理和患者的安全,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有效的促进责任制护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护士专职夜班岗位的设定与实施,是病房护理岗位管理中的一项有效措施,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有利于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学明. 某三甲医院病区护士转岗倾向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20,5(03):10-11.
[2]李康.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对提高基层医院护士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07):113.
[3]叶曼,魏芳,黄金,欧阳沙媛,李迎霞.护士专职夜班岗位的设置与管理 中国护理管理,2015,5(02):15.
[4]李敏.护士专职夜班岗位设定促进责任制护理工作开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166-167.
[5]潘玲,余雅玲,尹云凤,谢惠晓.住院总护士工作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9,17(01):126-127.
[6]莱伟伟,隋艳,张庆焕.绩效结合岗位层级设置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8):168-170.
[7]吴碧瑜,黄雪莲,林彩霞,陈兰兰,刘清珠,黄金英.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及其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0):58-61.
[8]马颖奇.基于工作量的护理夜班绩效核算——以河南省肿瘤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2017,17(04):505-507.
[9]钱英. 三级医院护士留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7,4(09):31-32.
[10]邱春梅, 设立中夜班护士长岗位督查对护理安全系数影响的研究.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6(05):18-19.
[11]李丽. 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普通病房标准排班模式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3,2(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