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钮奕婷
[导读]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对慢性胃炎病人的影响。
        钮奕婷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   江苏苏州    215221
        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对慢性胃炎病人的影响。采用抽签的方法将78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 A组和 B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结合情志护理和饮食调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B组患者的医疗依从优良率为94.87%,明显高于 A组患者(74.36%)(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B组显著低于 A组(P<0.05)。目的:探讨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胃炎;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医护依从性
        前言
        胃炎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依据症状轻重、发病轻缓,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慢性胃炎主要是因患者生活习惯不佳、饮食不规律、用药不合理而造成胃黏膜受损引发的炎症反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饮食作息规则存在明显的不科学性,会导致慢性胃炎患病率升高。慢性胃炎也与胃肠消化不足、药物治疗效果不当有关。所以,饮食控制对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尤其重要。为明确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现对我院78例慢性胃炎患者展开探讨,详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A组与B组。A组男女之比22:17,年龄22~78岁,平均(46.71±2.18)岁;病程1~12年,平均(5.39±0.86)年。B组男女之比23:16,年龄23~78岁,平均(47.03±2.04)岁;病程1~13年,平均(5.24±0.93)年。经统计,两种基线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指导等。
        B组在A组基础上,开展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
        1.2.1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血瘀胃络以及情志不畅都会引起慢性胃炎,因此通过情志护理改善患者情绪,也能调节患者肠胃功能,促使患者保持健康。中医情志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通过行为、态度以及语言等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协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达到减少不良行为和情绪发生情况,进而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程度,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受胃炎生理性疼痛的影响,加之影响正常饮食与生活,患者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烦躁甚至是抑郁等负向心理、情绪,对医护依从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为保证患者尽快接受治疗,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期,需尽快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措施,加强与患者沟通。但因患者情绪波动较大且不稳定,不可确诊之后立即开展护理,应由其自行调节之后再对其进行相关干预。沟通方式切记不可官方化、生硬,语气应柔和、耐心,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告诉其负面情绪对肾、脾、肝等脏腑的影响。
        根据不同患者性格特点,选取相应的疏导方式,如:释疑解惑法、说理开导法、移情易性法、发泄解郁法等。积极疏导患者,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以消除其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提升其医护配合度。另外,还可根据患者心理特点,采用情志相胜心理疗法(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等),避免患者情绪过激,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1.2.2饮食调护
        通过饮食调节,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认识到合理饮食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同时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可以降低因饮食不规律所导致的病症复发率。根据患者体质与证型,予以辨证施善。
        对胃阴亏虚者,饮食应多食用润燥生津的食物,如:白木耳、百合、西瓜等;在饭后,可食用话梅、山楂,以起到酸甘化阴之效。同时,禁止食用辛辣温燥之品,如:咖啡、浓茶、羊肉等。
        对肝胃郁热者,在疼痛剧烈且呕吐时,应禁止用食;待疼痛消失后,可予以疏肝泄热的食物,如:荷叶粥、西瓜汁、绿豆汤等。进食前后,需保持心情的愉悦性。
        对脾胃虚寒者,多食健脾之品,如:山药、莲子、桂圆等,禁止食用阻碍气机、生冷寒凉的食物,如:荞麦、糯米等。


        对饮食停滞者:饮食应以消食健脾的食物为主,如:柑橘、萝卜粥等,禁止食用壅气阻气机之品,如:红薯、豆类等。
        对寒邪犯胃者,应多食偏温热、清淡、软烂食物,不宜食用生冷的食物,可适当予以胡椒、大蒜、姜等调味品,以起到散寒止痛之效。
        嘱咐患者进餐时切忌“囫囵吞枣”,多摄入易消化、易吸收类食物,食物温度不可过高,禁止摄入生冷、刺激性强等食物;禁止摄入浓茶、咖啡等;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尽可能少吃外卖,避免不良卫生对病情康复造成影响;监督患者戒烟、戒酒。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医护依从性。
        (2)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X2检验,P0.05,即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护依从性对比
        与A组相比,B组患者医护依从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
        2.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相较于A组,B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而患者的胃黏膜则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溃疡,从而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据相关资料显示,常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但是从整体效果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优化护理行为,增加护理内容,从而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协助。
        常规护理的主要作用是为医生顺利开展治疗提供一定的辅助,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患者康复,但局限性在于难以照料患者心理层面的现实需求。中医饮食调护与情志护理是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分支,根据患者病情、个人状况、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护理服务,从对缓解临床症状转变为满足患者心理、生理、情感及社会等需求,促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精细化以及人性化。
        饮食调护主要是根据患者疾病特点,选取有益于其身体健康的食物,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其免疫力,从而促进其较快恢复。在常规护理干预下,予以慢性胃炎患者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可增加其医护配合度,促进其疾病较快消失。在本研究中,B组患者医护依从优良率与A组相比,显著较高,这提示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的应用能提升患者医护配合度,有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B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均明显较短,可见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的实施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对慢性胃炎的患者实行情志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帮助患者解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通过与患者的接触与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减少心理问题,减轻心理负担。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护理,慢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不可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规律饮食,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减轻胃部不适,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以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饮食调理和中医情志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提供改善的方向,特别是针对慢性胃炎患者有生活上的帮助,建立科学的饮食、作息习惯,保障情绪上的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红芳,周晓燕.慢性胃炎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64-166.
        [2]杨敏.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6):70-71.
        [3]罗艳霞,张一沛,高鹤菲.饮食调护和情志护理对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7,32(14):2115-2116.
        [4]孙利平.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02):239-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