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娅丽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护理人员学历达到本科的,占总数不到35%。因此,如何针对学历层次不同的护理人员,有的放矢开展临床教育,就成了临床护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社会环境下,很多研究人员没有顾及到教学行为过程,导致评价客观性相对匮乏。因此,本文将讨论临床护理教学行为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希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学发展。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行为;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1 临床教学行为内涵
很多国外学者对临床教学行为下的定义,都会集中在教学行为时间、地点、对象等方面,提高了临床教学行为的具体化水平。有学者在和社会学习理论相结合之后,将临床护理教学行为分成了如下方面:个性特征、人际关系、护理能力、教学能力和评价等。临床教师是临床教学行为的授课主体,实习护士、新护士等群体为教学接收者,教学场景可能会包含课堂,也可能有不同类型的临床科室。相关报道资料显示,学生的最终成绩,和教学行为的效果是正相关关系,教学行为越好,就越能加速学生转换角色的速度,使其保持相对正确的工作习惯。相对的,若在教学环节中,没有对操作规范性引起足够重视,或者垃圾处理得过于随意,也容易让学员胡乱模仿,增加更多护理环节的安全隐患。基于此,相关学者认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教师,一定要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临床教育中不断提高职业价值,以及职业认同感。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全方位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2 临床护理教学行为评估工具
2.1 学生单向评估工具
2.1.1 导师行为量表
2015年,国外学者团队研发出了导师行为量表,最初在加拿大推广使用,后来在马来西亚确定了4个维度,在完全不应用和应用效果较好之间,依次赋1-5分,分数越高,则证明取得了越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导师行为量表具备相对全面的评价角度,在多数医学专业中都有较强适用性,可以将其作为对比培训结果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弊端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护理技能教学内容相对匮乏,更倾向学生短期获益良多,而没有站在长远立场上,提高教学行为评价的科学性。现阶段,导师行为量表并未在我国有大范围的应用和研究。
2.1.2 临床护理导师行为量表
临床护理导师行为量表是我国学者研发的,可用于学生对临床教学行为影响自身学习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该量表维度有三方面,包含将近40个条目,在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之间,依次赋1-5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教学行为具有较大价值。
作为重要的评价工具,该工具可以有效根据学生评价临床教师的结果,提高师生之间的匹配度,使教师能够明确教学行为改善的方向,进而实现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也有学者认为,教师教学能力越高,教学行为取得的效果就越好,但是聚焦于现实情况,很多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未能在导师定义方面,以及权责划分上,体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因此,使用临床护理导师行为量表之前,一定要先对导师制教学方法进行准确定义,并限定可用单位。
2.2 临床教师自评工具
2.2.1 教师版临床护理导师行为量表
该表包含3个方向维度,总共12个条目,基于频率,从不发生到发生之间,依次赋1-5分,分数越高,证明教学行为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该工具胜在简洁不复杂,且具备较强实用性,可以和学生评估工具的优势充分结合,对学生、临床教师,在认识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充分分析,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教师无法评价自身各项情况。
2.2.2 临床导师体验评估工具
临床导师体验评估工具由国外学者研发,包含4个方向维度,总共39个条目,从极其不同意到极其同意之间,依次赋1-7分,分数越高,证明自身对教学行为的满意度越高。该工具在注册护士以及执业护士评价临床教学效果时,用得时候较多,对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大有裨益,可以增加临床教学的体验感。但是在应用推广上,并没有较强的文化适应性,还应当重视其汉化工作。
2.3 第三方评价教学行为观察工具
该工具主要有国外学者研发,对不同效果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包含9个方向维度,总共44个条目。该工具可以站在第三方角度审查教学行为,对观察者没有较严格的要求,使用之前阅读专用指导手册即可。但是观察的重点,普遍聚焦在了教学行为本身上,无法有效实现行为优劣和次数的转换,需要和其他类型评估工具相结合之后,量化并比较结果,最终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教学行为评估工具上,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评估方法也从单向,发展到了不同方向。若能在教学环节上,选择正确的评估工具,就能对自身学习需求形成正确认识,进而有效改善临床教学效果。由于教学行为动态性较强,因此,针对教学行为的相关管理,也一定要保证具备较强动态性,进而为师生教学行为的反馈提供最大便利。
参考文献:
[1]潘靖菁,王惠珍,高钰琳,李婷.中文版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表在本科护生带教老师中应用的信度与效度[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4):2683-2688.
[2]耿荣梅,李葆华,张文慧,李美红,严超,葛霖,李佩涛,张四维.基于教学管理者视角的本科护生临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7):863-868.
[3]钱深,康楷湝,周倩南,陈月华.综合病例下站点式考核模式培训对重症监护室新入职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9):107-109.
[4]杨群英,吴晓丽,周吉雅,张小春.启发式教学联合案例式教学在感染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3):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