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任怡臻
[导读] 颈椎病已是我国存在于大众中的一种骨科性病变,由于当前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的改变
        任怡臻
        合水县中医医院  甘肃 庆阳 745400
        摘要:颈椎病已是我国存在于大众中的一种骨科性病变,由于当前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患上了颈椎病,更是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在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当中,我国医护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案并学习改进,在临床治疗上面也采取了许多积极地治疗措施,其中中医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当中已开始应用。本文将采取案例分析进行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与传统护理在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应用中的对比研究,寻找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针灸推拿护理;颈椎病患者护理
        1中医针灸疗法和推拿护理的概述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人体经脉气血引起的,经脉不通就会导致了疼痛症状的出现。中药外用的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的功能,使病变部位自然恢复到健康状态,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原理,以致彻地根治。中医针灸疗法也是比较普遍使用的治疗技术,采用中药热敷治疗加上针灸疗法对于治疗颈椎病效果更好。下面就详细讲解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法与灸法两个部分。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热剌激,通过热剌激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现代针灸治疗颈椎病更是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多种穴位刺激法被用于此病中。针灸治疗颈椎病以局部取穴为主,随症循经远近配穴,针刺颈部夹脊穴时,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行提插捻转手法诱导经气传感是取效的关键。配合电针可增强止痛效果,病久体寒可加灸法协同增效。久病入络可刺络拔罐祛瘀止痛。耳穴压丸可起防治作用,配合颈部活动如:米子、操仰头望月等可松解肌肉,解锁关节,缓解疼痛。同时头针、拔罐、针刀、穴位注射在治疗上各有长处。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其中以神经根型疗效为最佳,交感型、椎动脉型次之,脊髓型较差。在各种疗法中以穴位综合疗法效果最佳。针灸治疗主要适用于退变过程中的颈椎失稳期和骨赘刺激期,而对于骨赘压迫期,则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针灸治疗该病主要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粘连和痉挛而起作用。颈椎病是退行性病变,针灸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但不能根除,常易复发。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当注意保健防护,避免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工作1~2小时后适当活动颈部,平时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高低适中,注意颈部保暖,避风寒、寒湿之邪。
        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人体的手、肘、足或器械,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身体的特定部位,通过“作用于身体的特定部位,通过“推而行气血,摩而顺其气,拿而舒其筋,按而调其经,点而理其络,揉而活其血,点而理其络,揉而活其血”等产生的物理作用,改变人体的特定部位或全身的生理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之目的的一种方法。
2 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在某中医院对最近两年的医院数据库进行记录分析,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最近两年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将所有整理进行有序整理,采取公式法将这6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这两组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各30人。其中实验组的患者年龄为35—58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患者17名,女性患者13名;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6—59岁,平均年龄49岁,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本次研究中的分组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都有该中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负责,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此次实验要求知情并且签约承诺书,整个资料具有可比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2.2 方法
        医护人员在对对照组进行颈椎病的护理时,还是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告知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的各种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要求所有患者配合医生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针灸推拿护理,其他的条件都不发生变化。1)具体的操作便是针对六种不同的颈椎病类型进行不同的针灸办法:
(1)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又称肌型颈椎病,只是以颈部肌肉僵硬酸痛为主要表现,X可见颈椎椎体增
生。

针灸治疗取穴主要以颈部夹脊穴为主,或以“靳三针”的“颈三针”为主穴,即天柱、百劳、大杼为主穴。如果伴有肩部及肩胛区的疼痛,可加用完骨穴和肩井穴。主要以舒缓颈部肌肉为主要目的,多采用泻法。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大多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导致,是以一侧或者双侧上肢麻木、疼痛为主要表现,当将头偏向一侧时症状加重,麻木、疼痛多呈放射性,伴有或不伴有颈部酸痛。这种颈椎病的针刺需要以解决麻木疼痛为主,所以针刺选穴需要在颈部夹脊穴的基础上,加上相应部位穴位的选择,特别肩髃穴、曲池穴、少海穴、外关穴、后溪穴以及合谷穴需要酌情加减,远端多用泻法。其中肩髃穴需要深刺、直刺才能发挥疗效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动脉迂曲或者狭窄导致,以头晕、头昏为主要症状,伴有或不伴有颈部酸痛,发作时头晕较重,在旋转颈部时症状可加重。这类颈椎病在以夹脊穴为主的基础上,须着重重视天牖穴的应用。天牖穴位于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在胸锁乳突肌止部后缘。此穴横平第4颈椎横突,是椎动脉最容易发生曲折的地方。此穴须轻柔进针,切莫过快,进针可1.2~2寸,直刺,不可过急地提插。
(4)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重的一种,主要原因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致,大多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当然此类型多是后中央型突出,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是由于椎管狭窄引起。主要表现多以四肢无力、肌肉萎缩,或胸部束带感,或者踩棉花感为主要表现。根据X线表现大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少部分轻微症状的患者,或者需要保守治疗的患者可以使用针灸治疗。此时根据患者症状,需要在颈部夹脊穴的基础上,加用督脉穴位,如风府穴,患者头晕可加用百会、四神聪,四肢无力加用四肢穴位,以解决症状为主。
(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颈椎有失稳或退变。此时的治疗以缓解交感神经症状为主,需要加用鬼门十三穴安神定志。头晕加用风府穴,眼花加用太阳穴,耳鸣听宫、翳风、完骨等。
(6) 混合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合并有以上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类型,多在夹脊穴的基础上加相应的穴位,需根据症状予以选用。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以上几类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时,要做好相应的皮肤消毒工作,要做好降低病原体感染的风险。
        2)推拿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完成前面的针灸治疗之后,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护理人员将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推拿准备,首先就是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然后护理人员站在颈椎病患者的后方,对患者的椎旁线、项后线进项按摩,按摩的时间大概在五分钟以上,使患者的整个颈椎肌肉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
        3结果
        3.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进行完不同护理治疗之后,我们明显发现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达到了100%,然而对照组的满意度只有85%,这就说明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的优势更加明显,患者更加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这种方式。
3.2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小组的治疗效果,我们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当中只有一位患者护理无效,整个护理的有效率达到了98%;然而对照组的患者却有十一位患者护理之后没有任何效果,整个护理的有效率只有76%,整个数据对比就证明了,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治疗颈椎上面更加具有积极地作用。
        综上,在颈椎病患者中,采取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进行辅助治疗,对于整个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很好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对以后的临床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美芬,张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18) : 2093-2094.
[2]张亚杰.探讨针灸推拿与理疗康复相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 9) : 227-228.
[3]刘华.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9( 5) : 182,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