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艳 袁圆 袁会
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262737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术后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6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躁动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预防术后躁动的发生,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影响
引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切口美观等优点。研究表明,该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可高达50%~70%,易引起循环功能及呼吸系统紊乱,且考虑手术作为侵入性操作,手术室管理对手术安全性及患者主观感受影响较大。本研究拟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LC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6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5~68岁,平均(46.93±5.76)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5~68岁,平均(46.69±4.7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意识正常,精神良好,有沟通交流、阅读、填写及认知能力;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疾病;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腹腔感染、腹膜炎。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明确职责、健康指导、规范护理管理行为。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病历资料,并委派专职护理人员负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沟通工作,告知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类型、手术风险、手术优势等信息,安抚不良情绪,消除恐惧心理。②健康教育:结合患者手术类型进行专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知识培训,使其了解治疗方法及术后抗感染方法,提升配合度及护理依从性。③灭菌消毒: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并派专人进行消毒检查,结合手术类型医源性感染案例,对重点手术器材、手术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同时,消毒灭菌管理人员要对手术器械、手术台、地面、空气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检验。④工作监督:每台手术设置专职责任人员,监督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旦发现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⑤防治感染: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触碰、翻看手术切口。定时清理患者切口周边皮肤,根据医嘱要求输注抗感染药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度、躁动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userUpload/22(6282).png)
2.2术后疼痛度、躁动情况
对照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userUpload/23(5812).png)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发生感染1例、压疮2例、发热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28);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压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2/2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3,P=0.071)。
3讨论
以往针对LC患者手术室护理完全按照医嘱进行,传统护理中护理人员未形成系统化护理思维,目的性差,其整体护理效果不佳。随着医疗行业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理在各类疾病中的良好疗效已有报道,但在LC患者中的研究较少。原因可能是因为手术室护理摒弃传统护理方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通过分析制定系统化细节护理计划表,激发护理人员潜在能力,提高护理目的性,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手术室护理管理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加强认知如:主动与患者交流,增强患者认知,保持积极心态、缓解不良情绪。此外,加强卫生管理,保持手术室适宜温度、整洁对降低感染也有积极作用。此外,要求护理人员规范化洗手,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让患者与医护人员深刻意识到感染预防的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手术可使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而强烈的应激反应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通路的作用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达到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目的,不利于内环境稳态的建立,且影响术后恢复。所以,需要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积极作用,保证护理规范性、高效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亟待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护理步骤细分为不同细节,规划出护理目标,可帮助护理人员自我检视微小而较易忽视的错误,保证护理人员按照固定计划正确实施流程,培养其正确解决护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从而开展有效、连续、循征的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可靠的治疗环境,降低其焦虑情绪,有利于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张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15-316.
[2]赵梦燕,顾海燕,龚宏.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5):131.
[3]牛燕妮.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