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彭莹
[导读]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彭莹
        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5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报道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月,涉及研究例数共计120例,在本次报道中,研究方式以对照实验为主,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治疗干预,而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肺活量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分值也较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切实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人性化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众可谓是不陌生,属于肺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种以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患有该疾病的发部分患者为老年患者,如果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不断的迁延后,则有可能成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这不仅仅是只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不利因素,在这种恶性环境下,患者的身体每况愈下[1]。而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常见的为无创呼吸机,但是为了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报道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月,涉及研究例数共计120例,在本次报道中,研究方式以对照实验为主,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
        对照组患者60例,男女分别为32例、28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3.19±2.77)岁。
        观察组患者60例,男女分别为33例、27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3.26±2.64)岁。
1.2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采用对症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治疗干预,而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
        1.2.1在保证护理顺利的前提下,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较为重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引发因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以及家属进行重点的剖析,这样患者和家属在了解疾病的知识后,才能更好的杜绝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对于相关注意事项更能避免,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教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自身身体调节,当出现突发症状后,可以进行简单的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2]。
        1.2.2护理人员要加大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打破患者的信赖防线后,才能让其信任医务人员,随后工作人员在不断的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患者为何会出现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彻底剖析,利用沟通的形式,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1.2.3饮食干预,科学的饮食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危害,更有利的是老年患者机体的恢复,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3]。


        1.2.4运动干预,有效的运动能增加患者的肺活量,因此运动应以适中、有氧为主,比如打太极拳、散步、跳广场舞等,还可以指导患者每天用双手举重,在托举的过程中进行呼气。
        1.2.5生活干预,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基础,让患者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可熬夜,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要指导其戒烟和戒酒,同时让患者的家属参与其中,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而对于居住环境,要经常通风,减轻室内的灰尘,另外对于保暖措施也要做到位[4]。
1.3观察范围
        ①分析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本指标的测评患者肺活量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②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则利用SF-36生活质量表分析。
1.4统计学方案
        本研究调查中,涉及的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
2结果
        2.1分析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肺活量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2.77±0.42)L、(2.61±0.59)L,对照组的相关数据为(1.65±0.51)L、(1.52±0.63)L,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
        2.2分析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生命质量、健康情况的分值分别是(8.62±1.13)分、(8.59±1.34)分、(8.68±1.12)分,而对照组的相关数据为(4.33±1.25)分、(5.17±1.13)分、(4.28±1.42)分,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人性化关怀是对生命和健康,权利与需求,尊严等进行治疗和照顾,进而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治疗中。在患者住院期间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并且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治疗服务外,尽最大可能予以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鼓励和关心,消除了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随后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加速体力的恢复,减轻疾病带来的困扰[5]。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切实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涂玉华,廖梅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670-1671.
[2]杨玉霞.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216-217.
[3]赵翠丽.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 人人健康,2019,(04):168.
[4]廖丹.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01):169-170.
[5]蒋欣,胡彩霞,龚雪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 医疗装备,2018,31(22):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