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腹腔高压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李满宜 马玲 李玉萍
[导读] 腹腔内压力是临床上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生理学参数之一,
        李满宜   马玲   李玉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腹腔内压力是临床上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生理学参数之一,而腹腔内压力持续增高,进而引发腹腔内高压,若未及时给予控制,可造成肺损伤、脑功能障碍等腹腔室内间隔综合征,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肝移植术即是一个手术难度大,创伤大的手术,伴随而来的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腹胀是肝移植术后较早、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2]。持续腹胀会引起腹内压 (IAP) 慢性进行性升高, 导致黏膜酸中毒、细胞水肿, 进一步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加重腹胀,从而导致IAH[3]。本文报道一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腹腔高压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腹腔高压情况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肝移植;腹腔高压;护理
        
        1 临床资料
        1.1病情介绍
        患者女 60岁,因“原发性肝癌”于2017年10月行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2020年11月18日因肝癌复发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予舒普深+卡泊芬净抗感染,同时给予护胃、补液等对症治疗。术后患者神志清醒,呼吸循环不稳定,氧合差,心率约60-80次/分,血压130/50 mm Hg。术后第一天,T:37.5℃,少剂量去甲肾维持正常血压,患者腹胀,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消失,腹围:109cm,膀胱压21cmH2O。予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术后第二天,T:37.8℃,腹胀较前加重,肠鸣音消失,腹围:111cm,膀胱压23cmH2O。予石蜡油+杜密克灌肠,杜密克鼻饲通便,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患者可排出较多大便。予赛可平0.75gQ12h鼻饲。术后第三天,T:37.8,去甲肾上腺0.15ug/kg/min维持正常血压,腹胀较前缓解,腹肌稍紧张,腹围:111cm,膀胱压19cmH2O。术后第四天,T:38.0℃,腹围:110cm,膀胱压17cmH2O。术后第五天,T:38.3℃,腹围:108cm,膀胱压15cmH2O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抗感染方案为俊特2.0Q8h+卡泊芬净50mg静脉滴入+稳可信0.25g鼻饲Q6h。术后第六天,T:37.0℃,腹围:107cm,膀胱压14.5cmH2O;患者循环稳定,呼吸平顺,拔除气管插管,予双鼻管给氧。术后第七天T:36.9℃,腹围:107cm,膀胱压12.5cmH2O,腹部稍胀,腹肌软,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并于当天转回移植病房继续治疗。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低角度半坐卧位,减轻头高位带来的腹内压力,保持各引流管通畅, 防止尿潴留, 及时发现腹腔出血、尿潴留等异常情况。护士每班测量气管插管气囊压力,避免因气囊压力不够导致漏出气体进入消化道,引起腹腔压力上升。
2.2胃肠减压的护理
        患者予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指用胃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胃中,利用负压,吸出胃肠道中的液体和气体,能降低胃肠部压力和肠管的膨胀程度, 减轻管壁水肿和充血程度,同时可减轻因食物、胃液刺激所致的黏膜水肿,使之得到充分休息, 促进功能恢复[5]。
2.3膀胱压的测定及护理
        持续未解除的IAH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 肾功能不全,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休克, 甚至死亡,经膀胱内测压方法是目前公认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 创伤性相对较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适合作为ICU患者病情观察的常规监测手段[6]。因此膀胱压来动态观察患者的腹腔内压力,为评估患者的腹腔内压力提供重要的指导。
2.4预防肠道感染,保证大便通畅
        感染死亡是主要移植术后并发症之一,肠内积气、积液可引起患者肠道的感染,应用遵嘱使用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防止感染的发生。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肠蠕动并每天间断的保留灌肠,排出积气和大便,减轻腹腔内压力。同时注重液体管理,有效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5早期活动
        每天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活动锻炼,术后第一天开始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做肢体的屈曲、伸展等动作,慢慢过渡至床上踩单车等锻炼,从而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促进腹胀的缓解[6]。
2.6心理护理
        耐心的给患者讲解导致腹内高压的原因,安抚患者并鼓励患者遵嘱进行适当的活动,让患者心理得到安慰与支持,从而降低患者因腹内高压而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安心配合地接受治疗。
3小结
        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虽然不是致命的并发症, 但是腹腔内高压对器官功能的损害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术后腹腔高压腹胀的患者应该及时禁食,保持胃肠减压有效性,保持引流通畅及大便通畅,预防感染,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胃肠蠕动,患者的腹压有所下降,腹胀情况明显减轻,加快患者的恢复,患者于术后第七天顺利转出ICU。
参考文献
[1]张银英,吴文娟,秦文孝.不同膀胱灌注量对腹腔内高压患者腹内压测量值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22):3371-3373.
[2]展淑敏,石英,易建华.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1,9(07):589-590.
[3]杨丽萍.神经外科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胀患者规范化膀胱压监测的实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3):113-114.
[4]章雅晖.普外科胃肠减压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83-84.
[5]林玫瑞,袁琳,黄雪琴.腹内压监测在综合ICU的临床观察和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09):30-31.
[6]?MAFFEI P, WIRAMUS S, BENSOUSSAN L, et al.Intensive early rehabilit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f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7, 98(8):1518-1525.DOI:10.1016/j.apmr.2017.01.028.


作者简介:姓名:李满宜(1990.10.1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省,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护理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