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中医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於蕾
[导读]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於蕾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   江苏苏州   215221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96例,施行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对比,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和Ⅰ组比较,Ⅱ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心理状态较佳,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使用,可显著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可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效果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在大肠黏膜下层和粘膜层发病,中青年群体居多,腹泻、腹痛、便血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由于炎症表现出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存在较大的治愈难度,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UC的致病原因包括环境因素、饮食方式、工作压力等,存在着较高的癌变几率。住院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监督指导,大多数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但出院后则因为无法长期坚持导致病情复发。故此,需要重视和加强延续性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因结肠、直肠等部位出现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病变,虽尚未明确致病诱因,但多集中在大肠黏膜、黏膜下层等部位,好发于18-40岁左右群体。发病期间,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且在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因素下,极易诱发各类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96例,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96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Ⅰ组(48例)、Ⅱ组(48例)。男性共50例、女性共46例;年龄区间为(45.21±1.74)岁。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Ⅰ组施行常规护理,即详细评估患者躯体状况,施行药物指导、健康指导和基础指导等操作。Ⅱ组施行延续性护理,详细内容为:
        (1)档案管理。于患者入院时,充分掌握其各项信息且构建个人档案,详细纪录既往病史、现病史和用药史等信息,要求患者预留电话,便于随访工作的施行;依据患者认知水平,阐明延续性护理的目的、必要性,施行线上+线下联合护理模式;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若表现为等负面情绪应及时疏导,提高护理配合度。
        (2)药物管理。以患者病情进展、躯体状况为前提,对药物使用状况予以核查,明确药物是否可合理使用,预防擅自更改药量、停药等行为;及时做好药物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普及工作,一旦出现意外事件告知患者切勿惊慌,做好针对性干预。
        (3)生活管理。随访过程中,详细调查患者饮食偏好和家庭状况,再依据饮食习惯、体质量等因素,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如倡导低纤维素、易消化、高热量类食物,禁食辛辣和或冷饮类食物;侧重劳逸结合,保持早睡早起,戒烟酒,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是以SF-36评分量表为准,共设有8个维度,即生理功能、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活力、躯体角色、总分,分值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佳。②比较患者心理状态。是以SAS、SDS量表为准,对患者出院时、出院1年心理状态予以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处理。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采用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生活质量
        Ⅰ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Ⅱ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患者心理状态
        出院前,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相似(P>0.05);但出院1年,Ⅱ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Ⅰ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发病机制尚无一致意见,但考虑到环境影响、肠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发热、粪便性质改变等。溃疡性结肠炎与其他肠道疾病相比,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临床医生只能根据患者病情及症状的严重性,如手术、药物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模式,上述措施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但他们在返回家中后,由于不知道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或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往往会反复发作,这无疑会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本研究将延续性护理纳入到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现就此护理模式的实施流程及效果进行分析。
        就目前来看,临床仍旧缺乏溃疡性结肠炎特效治疗方案,只能通过采取手术方式或药物治疗来对患者症状进行缓解,避免其肠道功能进一步受损。虽然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与新型药物也不断涌入临床,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但这类患者仍旧存在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部分医护人员并没有充分重视这类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导致患者不了解自身疾病,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导致病情再次复发,这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中慢性进展性病症,由于炎症因子对病灶组织予以侵袭,使之出现感染、化脓、溃疡等现象,是现代急腹症的代表。若未对患者予以及时抢救,必将会诱发穿孔或腹内出血等事件。现代医疗理念下,该病是以卧床休息、全身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为前提,但如何把控治疗期间患者安全性、生活质量,则是医疗机构首要思考的焦点。延续性护理是对优质护理的延伸,通过对护理经验、护理内容、护理理念等因素的总结,在明确患者病理进展的同时,施行出院后护理干预。例如:通过信息档案的构建,以线上管理、线下随访等诸多方式,可对患者躯体状况予以实时把控,辅之药物管理和生活管理等举措,使患者可在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前提下,增强治疗信心,强化生活质量。本研究可知,Ⅰ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Ⅱ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注重饮食管理等生理干预,同时也需要注重心理调理与健康教育,让生理、认知、心理各层面得到优化,由此保证治疗恢复得到平稳开展。细节处理应对上要保证因人制宜的执行。大方向要规范按照流程,个体化上要尊重实际状况有一定的灵活判断选择空间。例如健康教育可以运用纸质书面材料、电子材料、口头材料、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要有多种备选方法,这样有助于护理人员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提升应对能力。
        综上,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使用,可显著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程英.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3):132-133.
        [2]丁一.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8):111-112.
        [3]皇菊莲,刘竺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98-299.
        [4]吴丽滨,傅育卡,康琼丹.微信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素质、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03):416-418.
        [5]刘翠青,徐静华,王春莹.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3):484-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