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肝药治疗肝硬化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杨琴 赵梅 龙昌权*
[导读]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者反复作用的结果,
        杨琴 赵梅 龙昌权*
        长沙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湖南长沙410219
        摘要: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者反复作用的结果,其是临床上一种相当常见的慢性进行型肝病。目前关于治疗急性肝硬化的药物品种繁多,我们将从护肝这个类型的药物体系来分析其中对于护肝这个类型药物的功能与作用机理,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肝硬化,肝纤维化,药物,护肝药
        前言:保肝药物是指一种具有对肝脏的保护、增强其解毒、促进其肝细胞的再生等作用的药物,其中保肝药物种类繁多,因为其药物的作用不是局限性的作用,在目前临床上并无明显的药物归类,我们将其大致归类为以下几类。
        1、抗氧化类
        抗氧化药物在肝硬化治疗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良好的疗效、丰富的来源和较低的副作用使这类药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1]。这类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E、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维生素C、N-乙酰半胱氨酸。许多临床研究者都已经表明,膳食中适当补充一些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预防由于氧和四氯化碳反应诱导的慢性肝损伤,延缓和减轻人的肝细胞纤维化,有效地捕获和清除肝自由基,保护整个人体的肝细胞膜功能免受过度氧化应激,但在保护过程中也消耗了维生素E[2-4]。因此,补充维生素E在抗氧化应激损伤方面相当有效。
        2、抗炎保肝类
        当肝脏在没有病毒、细菌等感染的情况下,由于特殊的原因,如药物损伤等,导致发炎,非感染性的炎症,导致肝功能受损,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和其他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应该都是首选,但这些激素的副作用可能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少有人用它们的方法来治疗和保护肝脏。甘草酸类制剂,如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与其他糖皮质激素制剂相比具有类似的抗炎作用,副作用很小,对于人体的免疫功能没有不良影响,常用于预防和改善肝脏的功能。
        3.修复和保护肝细胞膜类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复方多烯磷脂酰胆碱,联苯双酯,熊去氧胆酸。联苯双酯在水溶液中具有降酶、抗病毒、耐氧化、免疫调节、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与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5]。它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抵抗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保护人体肝脏的细胞膜结构,减少异常膜的流动性,促进线粒体修复,促进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同时,联苯双酯也可以刺激肝脏细胞的再生,对于肝损伤后所出现的肝脏细胞肿胀、溶液性坏死、空泡变性等疾病都具有抑制和修复的作用。熊去氧胆酸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 γ-GT,AKP和 GLO水平, 这可能与它们改善胆道受损、解除积存淤胆而保护肝脏细胞有关[6]。
        4.利胆保肝药
        包含腺苷蛋氨酸、门冬氨酸钾镁。

实验研究数据表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能有效地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 ALT、TBIL、PC Ⅲ、CⅣ、LN 和 HA 及升高 ALB 水平,提示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在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7]。
        5、促肝细胞生长素
        研究人员通过对促肝细胞生长素在肝硬化中失代偿期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并观察表明促肝细胞生长素在肝硬化中对肝脏细胞受到损伤的影响及肝脏功能受到修复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肝硬化病情发生的进展。[8]促肝细胞的生长素可以明显地刺激受损肝细胞 DNA的合成,促进了受损肝细胞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络的恢复,促进了肝细胞的再生,加速了肝细胞的修复,恢复了肝功能,改善了肝脏中的枯委细胞的吞噬功能,防止了来自肝脏和胃肠道的进一步破坏和损害,同时还具有减少降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及缩短了凝血中的酶原产物时间[9]。
        6.中药制剂  
        具有抗病毒、退黄、降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和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10]。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中医外治法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作用显著,特别是对于慢性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1]。具有保肝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有甘草甜素,水飞蓟素,五味子等。
        7.小结
        综上所述:早期的肝硬化,由于肝脏的新陈代偿作用强,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肝脏无明显的症状,但此时应该要积极地保护并且改善其肝功能,必要时应该使用保护肝药。后期则以肝功能受到损害和门脉高压作用为主要特征,并且患者有一些神经系统损伤,中晚期往往会出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肝功能就会出现一种不可逆的损伤,治疗这方面主要是预防并发症。
[1]胡祖超,扶小华,等.抗氧化剂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24(07):1038–1042.
[2] 汪余勤,吴建新,等.维生素E联合硒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2985-2987.
[3] 李琳,孔晓霞,等.硒和维生素E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协同保护作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15(1):9-10.
[4] 牛丽文,杨镇,等. 维生素E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 27(20):1843-1846.
[5] 张倩,游云,等. 联苯双酯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综述[J].中国药物评价, 2017, 34(04): 267-271.
[6]王晓艳,沈守荣,等.熊去氧胆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35(02):171–175.
[7] 谭慧珍,刘恩,司徒树标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研究[J].安徽医药,2018,22(4):769-772.
[8]麦泳瑶,张文洁,等.原研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不同肝脏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10):1202一1208.
[9]刘晓兰,赖根福 . 促肝细胞生长素、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茵陈汤加减治疗慢性重度肝炎 56 例临床观察 . 中国实用医药,2010,5 ( 23) : 178-179.
[10] 郭伟峰,梁彦彦 . 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 31) : 184-185.
[11]俞媛,等.中医外治法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32(04):781-784.
通讯作者:龙昌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