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为什么要进行康复锻炼?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卢合忠
[导读] 人的身体各个系统包括感觉、运动、血液等,还有身体各个部位,都是相互牵连的
        卢合忠
        华蓥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省广安市  638600
        人的身体各个系统包括感觉、运动、血液等,还有身体各个部位,都是相互牵连的,一个地方受损,都有可能影响其他的部位。骨折的手术只是对受伤的地方进行的处理,但是后期想要恢复原有的功能,还需要在专业的医师帮助下,通过一定时间的运动,每个阶段,都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持相应的强度,在每天适合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因为不正确的训练,而造成二次损伤。

        在骨外科,骨折的恢复过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及恢复骨头的原有位置、对接好的位置进行绑扎、术后的功能恢复锻炼。其中第三个术后锻炼是能否恢复正常功能的关键,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要注意哪些事项?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

        一、骨折的恢复过程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呢?
        一般,经过骨科的手术后,在恢复过程中,功能锻炼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中期和后来的保养期,每个时间段的注意点各不相同。

        (1)初期锻炼:一般在术后两个星期内,称为初期,这个时期,受伤的部位水肿比较严重,还会出现疼痛,病人多感到不舒服。伤口处的骨头虽然通过手术复位,但是没有长好,不小心的话,很容易再次发生骨折,甚至移动位置。这段时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肌肉运动,不应做关节的活动。应该这样操作,告知患者自己主动去让患处的肌肉收缩,或者放松。在手臂这里的骨折,应该嘱咐病人用适当的力气,练习握手,或者尝试张开手指,如此反复几次。大腿以下的骨折,可以让病人适当的伸展脚指头,放松和收紧腿部的肌肉,有规律的重复做这样的运动。初期的训练,有助于让患者伤口处的肌肉消除水肿。

        (2)术后中期:一般术后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在这个时候,病人的伤口处的肌肉水肿明显好转,骨折接口处逐渐长好,病人的疼痛感减轻,伤口也逐渐长好。此时,可以在专业的康复医师配合下,可以做些适合机体的运动,保证骨折处的肌肉能做适量的锻炼。在运动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避免触碰到伤口,导致产生新的疼痛。

        (3)术后愈合期:在骨科,一般去掉外固定,骨折伤口处已经接近长好,患者已经没有疼痛感,四肢已经可以正常的运动,这个时期属于术后的巩固阶段,还没有完全恢复,还是要嘱咐患者注意,保持规律的锻炼,可以适当加大训练力度,有不舒服的,要随时的回访医师。

        二、康复锻炼对患者的身体有什么帮助呢?
        1)对消除肿胀有帮助
骨科的伤口容易诱发疮面的流血、肿胀,血液回流受阻,创口处的肌肉长时间处于一个状态,血液循环差,时间长了,伤口处的肌肉会越来越肿,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及时的对肌肉做康复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促进周围的淋巴液回流,帮助肿胀退去。
        (2)对患处的伤口恢复有帮助
        通过一定的锻炼,可以让伤口周围的血液增加,为伤口的恢复提供了好的生长条件。因为肌肉的小幅度运动,这个运动可以让伤口接口处产生大量有利于恢复的骨痂。通过运动的肌肉运动收缩可以使伤口的骨头密切连接,在伤口恢复的后期,人体也通过正常的运动,产生一定的压力,促进骨痂更好生长,对关节面的正常恢复有有重要的影响。
        (3)可以避免关节生长变得僵硬
        骨折恢复不好,可以导致关节不能正常恢复正常,产生一定的障碍。

伤口处的关节以及附近的关节一直保持一个姿势,运动减少的情况,可使生长处的关节断端没有足够的营养,得不到有效的恢复,逐渐出现软骨坏掉,发生炎症,关节滑膜逐渐肿胀,有炎性液体渗出,骨头更加无法移动,连接两块骨折的肌肉灵活度降低,对术后的恢复非常不利,所以及时的关节运动对骨折术后的恢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4)可以保持周围肌肉的正常功能
        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防止伤口附近的肌肉因为功能退化,产生不同程度的萎缩,也能使肌肉恢复原有的活动度,让大脑的运动神经一直对这个地方的肌肉保持支配。
        (5)防止术后各种卧床的病症
        骨折手术后长时间不运动,皮肤,容易产生压疮,下肢容易产生水肿,大小便不能及时排除,甚至出现血栓等一系列问题。
        (6)保持运动神经能支配受损的肌肉
        比如在做一些大腿、膝盖方面的骨折手术,经过一定的康复训练,能保持腿部的关节感觉及协调能力。

        三、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呢?
        正确的功能锻炼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患者的运动方式,鼓励患者主动去运动,再根据合适的情况选择临床的辅助治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病人手术后应该怎么主动去锻炼呢?
        手术后,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自己身体没有伤害的情况,尝试去做些小幅度的运动,可以试着收缩舒张下肌肉,但是用力不能过猛,保持骨折处的肌肉有感觉,促进血液的循环,防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使肌肉僵硬,应该这么说,病人自身主动去做些运动,对术后的康复有很好的效果。

        那么,作为病人的亲属,可以做哪些呢?骨折病人术后的被动锻炼,家属可以轻轻的按摩下骨折伤口附近的有胀痛的肌肉,通过慢慢的按摩、揉搓,帮助患者消除肿胀,缓解肌肉的酸痛,

        在刚做完手术后的一段时间,病人的伤口普遍感到很疼,不敢去做康复训练,这个时候,需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帮助患者去试着做些简单的运动,防止骨折处发生肌肉的萎缩,关节的缝隙处发生粘连,从而导致二次感染的发生。手术后期,可以指导患者拿捏一定的重量的物品,配合进行功能锻炼,比如可以手臂握紧物品,再松手,来回训练几次;大腿上有外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在患者不感到疼痛的时候,去散散步,来回走走,也是对伤口的恢复有帮助的。


        四、功能锻炼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应该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同时也要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具体的受伤程度,还有术后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的去做术后恢复,专业的康复治疗,应该遵循长期的计划进行,而不是盲目的锻炼。

        (2)医师应该把训练的重要性告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家人的疏导工作,让亲人配合病人做训练,让患者的治疗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整个锻炼的过程中,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随时根据病人的状态,调整对应的训练,让病人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保证术后有个良好的效果。

        (3)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鼓励患者,让病人能愿意去做训练,运动的时间才开始不能过长,随着伤口的恢复,可以适当增加训练的时间,也可以配合相应的健身器材,但是也不能反复做些单调的运动,会让病人觉得枯燥,丧失训练的信心,总之,要在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些训练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保证患者愿意坚持,才是重要的。

        骨折手术是很痛苦的,对病人身体和心理都是一次不小的折磨,为了得到更好的恢复,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加上患者本身的坚持不懈,相信每位患者都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