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胆结石怎么办,怎样治?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   作者:宋永树
[导读] 胆结石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包括了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宋永树
        四川省盐亭县肿瘤医院  四川盐亭  621600



        胆结石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包括了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习惯逐步改变,我国胆结石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既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胆结石的收治率约是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11.5%。有很多患者在体检后查出患有胆结石,会过度担忧,不知道考虑是否需要通过手术治疗?那么如果不小心患上了胆结石,应该怎么治疗呢?
1.胆结石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胆结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影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胆结石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遗传、吸烟、酗酒、长期肠外营养、肥胖、药物毒性、肝硬化、糖尿病、细菌感染、高脂肪饮食、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胆道梗阻、胆道异物等是引发胆结石发病的公认危险因素。尤其是胆道慢性细菌感染、结石对胆管壁造成长时间机械刺激会诱发管壁发生慢性增生性炎症,继而产生胆管黏膜非典型上皮增生,甚至会引起胆管癌。大多数胆囊结石病人可无症状,仅在健康体检时被发现,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胆绞痛;胆囊结石极少引起黄疸。胆管结石患者当结石造成梗阻时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出现腹痛或黄疸,如患者继发胆管炎时,可出现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厌食等现象。
        2.胆结石如何治疗?
        2.1手术治疗
        对于有症状合(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先选择的手术方式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时,以下情况应当进行胆总管探查:①手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胆总管有梗阻的。②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的。③胆总管扩张超过1cm,胆管壁明显增厚的。④胆囊结石小,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的。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还可行肝部分切除术。


        2.1.1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常用的胆结石微创术式之一,其具有手术切口较小、患者应激反应轻等优势,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痛苦,且不会产生手术瘢痕,有着良好的应用性和安全性。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手段,适应证包括原发、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能够促进胆总管一期缝合,有效达到微创要求。同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成功率较高,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不会损害胆道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且不会在术后引发严重并发症。但对手术操作者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手术医师必须具有丰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经验。
        2.1.2 胆道镜手术
        胆道镜有利于直视胆总管内是否出现狭窄等情况,并可测定结石大小、数量及部位,有效引导器械取石,尤其是其可评估患者体内是否出现肝内二、三级胆管结石,可减少器械取石的盲目性,避免胆道发生副损伤。随着胆道镜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胆道镜手术的运用成功率也不断提升,但目前胆道镜术后的残石率仍处于高位,尤其是胆管狭窄、嵌顿结石、胆管巨大结石会对手术成功率造成一定影响,胆道可存在20%-40%的残石率,增加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手术风险。
        2.1.3 十二指肠镜
        十二指肠镜主要从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基础演变而来,经口置入电子十二指肠镜,明确十二指肠乳头后于胆管内造影,将乳头括约肌切开实施取石。通常十二指肠镜对结石复发者可起到良好效果,可用于胆总管结石或并发化脓性胆囊炎、黄疸患者治疗,但如果患者结石过多,若有必要则需改为开腹手术治疗。
        2.2非手术治疗
        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一般不需要行预防性胆囊切除,可观察和随访;但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①结石数量多及直径大于2-3cm;②瓷性胆囊或胆囊壁钙化;③伴有胆囊息肉大于1cm;④胆囊壁厚度大于3mm及伴有慢性胆囊炎。对于无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可不治疗,仅需要定期观察、随访即可。肝外胆管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①根据敏感细菌选择抗生素;②解痉;③利胆;④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护肝及纠正凝血功能等;⑤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肝胆湿热会诱发胆结石,故此需以疏肝利胆为治疗目标。
        3.结论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在查明病情后,不要过度惊慌,应科学就医并主动配合临床医生接受针对性治疗,目前不同治疗方法均有其优势和不足,须根据患者个体的实际病情予以对症干预,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重保持良好心态,并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定期至医院复查,以及时恢复健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