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强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究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及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同时为研究核医学影像技术在该病症中的诊断效果,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30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前者应用常规X线检查,后者则使用核医学影像诊断,对比其诊断准确率。结果:通过实验分析来看,核医学影像诊断的观察组,准确诊断64例,反观对照组准确诊断51例,准确率分别为98.46%、78.46%,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较高,可以为患者后续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核医学;准确率;临床效果
前言: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风险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发生于患者血液系统中,肿瘤细胞会通过骨髓进入至血液中,会严重影响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而且随着病症的发展,会逐步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据临床研究,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复杂性特点,诊断难度高,据统计,我国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大约每年增加1.0~2.5万人。核医学影像诊断是临床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次实验中,便重点探究了使用核医学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中共入组研究对象130例,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且经临床诊断,已被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同时患者自愿入组参与实验,家属知情,并已在相关同意书中签字,且患者无依从性较差情况。入组后,将患者分配为使用核医学诊断的观察组和使用X线检查的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65例患者包括38例男性和27例女性,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6.03±2.85)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4∶31,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11±3.06)岁。对比分析来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于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X线检查规范化标准对胸部、脊柱、骨盆、透露、股骨、肋骨斜位等位置进行检查。
观察组应用核医学影像检查,告知患者核医学影像诊断的相关内容、临床应用优势等。于检查前24h注射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24h后开始进行核医学检查,设备选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设备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下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分析
![](/userUpload/1(97313).png)
经过核医学影像诊断,其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检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发性骨髓瘤类型占比分析
经核医学检查确诊的64例患者中,包括21例脊椎骨浆细胞瘤、16例脊髓外浆细胞瘤、13例脊椎和脊椎外骨髓瘤、7例单纯脊椎骨髓瘤和7例脊椎骨浆细胞瘤;反观X线确诊的51例患者,确认脊椎骨浆细胞瘤、脊髓外浆细胞瘤、脊椎和脊椎外骨髓瘤、单纯脊椎骨髓瘤、脊椎骨浆细胞瘤分别为19例、13例、9例、5例、5例,详细见表2。
![](/userUpload/1(97314).png)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原因与骨髓内细胞增生有关,而且发病过程较长,往往容易被忽视,而且该恶性肿瘤的诊断难度较大,常规影像学方法对其诊断准确率不佳[1]。X线为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其图像为二维平面图像,可以准确观察到患者骨骼的损伤,之所以使用X线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工具,是因患者在换上该病症后,有较高几率会出现溶骨性病变,而X线便可准确检出患者是否存在溶骨性病变。但是X线检查也存有一定的弊端,如无法清晰观察肋骨、脊椎位置,而且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需要拍摄多张影像图片,整体效率不佳,而且部分多发性骨髓瘤较为轻微的患者可能不存在溶骨性病变,因此单纯依靠溶骨性病变来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存在有较大的局限性[2]。
核医学影像检查是一种具有较大优势及应用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一些软组织、骨髓的病变情况有较高的检出率,这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来说有较高的针对性,从实验结果中表1来看,应用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观察组,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8.46%,反观常规X线检查,准确率仅为78.46%,(P<0.05)。其次,多发性骨髓瘤之所以有较高的诊断难度,也与其类型众多有关,如常见脊椎骨浆细胞瘤、脊髓外浆细胞瘤、脊椎和脊椎外骨髓瘤等,而实验中,核医学诊断可以通过其优势准确确认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的具体类型,这对后续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分析可见,核医学影像诊断准确率非常高,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适宜继续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诊断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静. 探究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4):63-65.
[2]肖明锋. 实验室指标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的综合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