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卫静 李红景 刘晓杰 葛金婷 刘思妍 杨杨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研究91例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DVT预防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高危剖宫产孕妇,共计91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0年10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46例)与对照组(n=45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护理对策不同,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护理有效率、DVT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高危剖宫产孕妇护理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剖宫产孕妇护理有效率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降低高危剖宫产孕妇DVT发生率,此次研究对孕妇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DVT发生率明显降低,孕妇护理有效率显著提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高危孕妇;剖宫产;护理
引言:此次研究需要选取高危剖宫产孕妇,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并分组对比,以此来探究最佳护理方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需要选取91例高危剖宫产孕妇,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0月。对照组(n=45例)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孕妇年龄≥20岁,≤44岁,平均年龄(31.25±1.36)岁,按照胎产次划分包括15例初产妇,30例经产妇;观察组(n=46例)孕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孕妇年龄≥21岁,≤46岁,平均年龄(32.33±2.02)岁,按照胎产次划分包括17例初产妇,28例经产妇,两组产妇基础资料差异度低(P>0.05)。
1.2方法
对照组高危剖宫产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即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高危剖宫产孕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需要对高危剖宫产孕妇进行全面检查,具体包括合并症、心电图以及胎儿等情况,询问产妇年龄、产次以及胎数等,通过询问、交流评估产妇与家属对DVT的认知情况,依据评估结果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1]。对患者及家属针对DVT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一对一讲解、团体讲座等方式进行,具体讲解内容为DVT高危因素、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孕妇对DVT的认知度,提升其护理依从性。(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观察血容量情况,尽量不要向其左下肢静脉输入高渗性或者刺激性液体,防止血栓形成,整个手术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若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告知医生。(3)术后护理,产妇因围产期禁食、禁水以及术中出汗等情况,体力消耗量比较大,血液粘稠度会随之提高,需要及时进行静脉补液,避免发生DVT。注意在输液前需要做好穿刺计划,避免在同一部位穿刺,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为产妇选择留置针[2]。术后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类流质食物为主,鼓励产妇多饮水,不仅可以增加血容量,还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禁止产妇摄入奶、糖以及豆浆等产气类食物。术后3d可以遵医嘱对患者使用抗血栓类食物,即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其中低分子右旋糖酐使用方式为静脉滴注,阿司匹林使用方式为口服,口服量为25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高危剖宫产孕妇观察指标为护理有效率、DVT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提升研究数据准确性,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SPSS?22.0中,以此完成相关内容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表达、t检验。而计数治疗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n(%)表达、X2检验,观察指标中护理有效率、DVT发生率用(%)表示,生活质量用(分)表示,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达。
2 结果
![](/userUpload/1(97308).png)
如表一所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userUpload/1(97309).png)
如表二所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DVT的概率比较高,与血流速度慢、血液粘稠度高以及血管内膜损伤有较大关系,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避免该并发症发生。
为降低高危剖宫产孕妇DVT发生率,此次研究对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DVT发生率为4.3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DVT发生率15.56%,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护理有效率为95.65%,相较于对照组产妇护理有效率77.7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DVT发生率,促进整体护理质量提高[3]。主要因为该种护理干预方式会对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干预,提高产妇对DVT的认知度,通过饮食指导、术后输液以及服用阿司匹林等方式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DVT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梁秉伟,邵弘,刘彩凤,杨瑞雪,郭颖,朴庆华. 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 双足与保健,2019,28(22):136-137.
[2]吴瑜瑜,何瑞君,许雪. 预见性运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20,10(01):36-40.
[3]闫敏,李萍,张乐乐,刘株君,柏楠.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重度妊高征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9):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