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刘建宇 王芳 范微 罗建军 程晓敏
[导读]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刘建宇 王芳 范微 罗建军 程晓敏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系数,使护理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胃肠外科;护理管理
        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胃肠道疾病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多,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增强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知水平,令临床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还可以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促进胃肠道疾病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次实验详细分析了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此为胃肠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7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3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2.3±1.1)岁。病症情况:胃癌和肠癌的患者人数均为13例,其他疾病为4例。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6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4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42.8±1.5)岁。病症情况:胃癌的患者人数为13例,肠癌的患者人数为12例,其他疾病为5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开展人员培训
        根据胃肠外科患者的疾病特点,结合以往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及应对策略,对护理人员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既能够使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令护理安全性大大增强。又可以增强护理人员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确保胃肠外科患者的顺利安全康复[1]。
1.2.2 评估患者护理风险
        在胃肠疾病患者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应通过口头询问、设备检查及体征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病症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预防方案,为后续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参考[2]。
1.2.3 健康知识宣教
        根据每个患者的文化接受程度,结合患者自身的病症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胃肠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护理风险及注意事项,可以使患者的相关认知水平得以提升,令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也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工作,还能够明显提高胃肠疾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依从性,
有效消除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心理隔阂,使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3]。
1.2.4 密切观察体征
        在胃肠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要按照规范的流程,完成各项临床操作。还要利用医疗设备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体征,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并根据具体的手术方案,以及患者自身的疼痛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剂量,确保手术治疗的有序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因药物剂量过大而造成各类不良反应的出现,保障患者的顺利安全康复。
1.2.5 术后风险预防
        在患者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并处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完成后续的护理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着重关注患者的咳嗽指导、置管时间和皮肤清洁,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和造瘘口狭窄等风险问题的出现,促进胃肠疾病患者的及早痊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效果,主要以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标识效果,经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胃肠外科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还应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预防与控制,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令患者的康复周期显著缩短。
        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法,对胃肠外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护理风险评估、健康知识教育、密切观察体征、并发症预防和心理干预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令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大大提升,促进胃肠疾病患者的及早康复。
        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3.33%)和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16.67%)和(86.67%),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极大程度降低了胃肠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让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单锦霞,徐淑琳.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我和宝贝,2020:66-67.
[2]黄利群,姚绍玲,袁美美,杨宜芳.预见式风险管控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02-204.
[3]李晓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与效果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442-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