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杨乐
[导读]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患者展开核医学影像检查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患者疾病诊断中,分别展开X线检查和核医学影像检查,并以此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48人。根据各自的检查结果,分别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将诊断情况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互比较,对以上两种诊断方法的应
        杨乐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患者展开核医学影像检查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患者疾病诊断中,分别展开X线检查和核医学影像检查,并以此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48人。根据各自的检查结果,分别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将诊断情况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互比较,对以上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在病理学诊断方式下,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对应的多发性骨髓瘤病症类型有脊椎骨浆细胞瘤、脊髓外将细胞瘤等。在X线检查与核医学检查方式下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诊断率的比较中,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合理展开核医学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加清晰、准确的观测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灶情况,临床诊断准确性高,值得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核医学影像;诊断;X线检查;价值
        前言: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肿瘤疾病的范畴,对人体有着较大的伤害性,存在较高的致死率。此外,在患病期间,多数患者还会出现贫血、肾脏损害等不良症状。为避免患者病情加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临床应采取精准的疾病诊断方法,让患者在疾病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如今,我国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诊断,X线检查、核医学影像检查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了解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本次将以此为中心展开针对性的实验,希望能够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临床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共包含男女28例、20例,年龄在41岁以上,73岁以下,对应年龄平均值为(59.47±2.14)岁,存在I期、II期、III期三种疾病分期情况。所有患者依次接受X线检查、核医学影像检查,本次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下展开,患者无其他血液疾病、骨髓疾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良好,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2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细胞分析等各项常规检查。按照本次研究的内容,指导患者接受X线检查,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展开CT检查,对患者的病灶区域加以明确,后进行骨质扫描,对设备数据的层距、层厚进行合理调整,均设置为5mm。然后,将扫描的区域转移至邻近部位的脊椎,对脊椎情况进行观察。
为患者展开核医学影像检查,于检查前的24小时,选用18F-氟代脱葡萄糖试剂,将其注射至患者体内,用药后24小时开始检查[1]。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明确患者的重点检查区域,主要是患者的身体骨部位。根据检查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骨断层扫描检查,对矩阵进行合理设置,具体数据为128×128。等到患者接受检查后,由本院影像学工作站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将其移交至本院具有丰富经验的诊断医师进行诊断。
1.3观察标准
        在病理学诊断方式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症类型进行整理,并以此为依据,与X线检查和核医学影像检查方式下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各组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t检验,计数单位用%表示,x2检验,当组间差异满足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以下为病理学诊断情况。

2.2观察组患者各病症诊断准确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讨论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医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关于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医学专家仍在努力的研究当中,尚无彻底根治的有效方案。不过,还是有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多发性骨髓瘤在早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太被人察觉,故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此外,临床诊断作为疾病治疗前最为重要的一步,应采取强有力的诊断措施,全面检测患者的病情情况,以便后续治疗工作的有效实施[3]。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诊断,以往临床常展开X线检查,这是骨科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不过,这种检查方式,虽然对骨部位伤情的观察较为准确,也能很好的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溶骨性病变情况的存在,但X光检查需要拍片的数量较多,在患者肋骨、脊椎的观察中,往往不够清晰,因此,会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核医学影像检查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检查方式,将其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检查中,对骨骼分辨率较高,获取的影像图像较为清晰,能够较为完整的观测到患者体内病变情况,所获取的疾病信息较为全面,有利于诊断医师对患者的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降低临床误诊率,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4]。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较另一组明显提高,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诊断中,核医学影像检查的使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纪伟. miRNA-192-5p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
[2]蓝海.补肾解毒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实验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3]张津京,李艳.初诊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06):494-498.
[4]谌俊玲.补肾活血汤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虚血瘀证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