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尝试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董春艳
[导读] 目的 研究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经CT检查显示,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6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经病理检查共检出63个结节,其中中原位癌14个、浸润性癌49个,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混合结节肺腺癌CT表现及特点。
        董春艳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 研究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经CT检查显示,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6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经病理检查共检出63个结节,其中中原位癌14个、浸润性癌49个,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混合结节肺腺癌CT表现及特点。结果 原位癌组与浸润性癌组病灶大小、形态、个数等CT表现均存在统计差异性(P<0.05)。同时各组间结节实质性成分大小、平均CT值等,统计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针对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其诊断准确性高,降低疾病误诊率,其中病理特征显示,病灶越大,结节实质性成分越高,为临床疾病准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CT表现;病理
        肺癌属于临床呼吸科较严重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占恶性肿瘤病死首位[1]。典型肺癌发病后患者多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闷、发热、乏力等,临床上及早诊断与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对于不典型肺癌,影像学特征与病理检查均无典型特点,极易增加疾病误诊几率[2]。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属于不典型肺癌疾病,发病后极易形成空洞,临床上需尽早诊断与治疗。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发现其病灶空洞与磨玻璃结节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对良恶性病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经CT检查显示,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6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脏器功能异常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病灶内部血管和支气管纹路清晰可见,主要临床表现以胸闷、胸痛、咳嗽为主。患者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范围(56.2±7.5)岁,其中病理查体检测共有61个结节,包括原位癌14个、浸润性癌49个。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检查,患者呈仰卧位,从患者肺尖部至肺底部进行扫描,设置电压参数为120KV,电流参数250mV层间距为1.2mm,准直宽度:128*0.6mm,距阵参数为512*512,扫描结束后对肺窗进行三维重建,层厚1mm,重建肺窗宽度1500HU,窗位-450HU,纵隔窗位宽度400HU,窗位40HU,对于部分患者可增强扫描处理,给予碘帕醇对比剂350mg/ml,采用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入体内,再次扫描结束后,由专业临床医师分析扫描数据重建结果,并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分析病灶大小、数量、部位以及形态变化[3]。
1.3观察指标
         观察CT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检查后,各组癌变类型的表现特征(分叶、毛刷、支气管特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特征)以及结节实质性成分大小、平均CT值等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分析
         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统计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2.1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
         原位癌组与浸润性癌组病灶CT表现均存在统计差异性(P<0.05)。如图表1.

2.2 结节实质性成分大小对比
         各组间结节实质性成分大小、平均CT值等,统计具有可比性(P<0.05)。如图表2.
表2  结节实质性成分大小对比
   
3讨论
         肺癌疾病类型较多,如腺癌、鳞癌等,腺癌是典型不常见癌病类型,临床体征不明显,增加疾病诊断和治疗难度。针对肺腺癌采用CT扫描检查具有安全性、快捷性、准确性、特异性、灵活性等临床优势,可实现诊断可靠性和准确性[4]。通过影像学CT,可对病灶部位、数量、大小、形态等特征进行检查诊断,部分患者形成空洞形态的阴影,给予对比剂再次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可以清晰的呈现,对于一些特殊的影像学特征,如分叶征、支气管特征、胸膜凹陷征等。CT检测后浸润性癌变,其病灶实质性成分较多,浸润范围相对较广,且密度相对较高,生物学行为更加活跃,生长也极易不均,易形成不规则毛刷边缘,同时在病灶内部可见支气管特征,以及胸膜凹陷特征较明显;而原位癌变检查发现主要以磨玻璃结节较多见,密度相对较低,肿瘤边缘模糊,很少累及胸膜部位,生长方向主要为椭圆形。与病理检查中,浸润性癌变结节较大,且实质性成分较多具有一致性,所以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与病理诊断相似性较高,利于疾病诊断与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其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安全性更高,降低疾病误诊率,其中病理特征显示,病灶越大,结节实质性成分越高,为临床疾病准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辉, 刘洪, 黄海东,等. 肺部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MSCT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8, v.27;No.121(01):93-99.
[2]任开明, 赵俊刚, 林爱军,等. 肺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对照分析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030(008):558-561.
[3]范恒鑫. 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研究进展[J]. 肿瘤学杂志, 2019, 025(003):252-255.
[4]周丽芬, 李小虎, 张为,等. 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054(001):124-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