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玮
合肥市骨科医院 安徽合肥 2380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些问题中,实验室科研管理中的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科研的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医院实验室科研管理的现状,分析科技攻关、学术交流以及人才培养等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解决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对专科医院实验室进行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展开探究,望能加强管理。
【关键词】专科医院实验室;管理;科研平台
在实验室科研项目框架内促进管理思想的发挥,并对某些基本组成部分产生了显著的潜在影响,对在系统和协同背景下对工作过程起到积极和决定性影响。在概念化阶段的框架内,通过按目标推进管理制定目标,以实现研究项目主题所产生的目的[1]。实验室科研平台是医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医院为了可持续发展,需要实验室加强科技创新以保障医院本身综合实力的提升。
1.目前科研平台的建设状况分析
近年来,定性研究变得越来越多,针对本院为专科医院特色,老年患者居多,基本多为围手术期患者,经过丰富的临床研究有效地提升了本院的医疗质量,这成为本院的突出特色。近些年来,领导的支持、职工的努力,医院有效地强化了本院的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实验室科研平台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效地推进,准备建立单个领域覆盖的专科实验室科研支撑平台,目前正在筹建过程中。这将为实验室科研人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地提升了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支持,有效地增进了科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本院展开高端转化医院和精准医学奠定了基础,并提升了科研条件的保障。
2.医院中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的相关思考
2.1实验室科研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编制是实验室科研管理的出发点,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由主要研究者负责。实验室项目预算经医院批准,一般不作调整,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事先编制的预算。因此,《经济学、商业和管理研究进展》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事实上,大多数项目负责人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只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预算编制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最终导致实验室科研项目实施困难。此外,实验室研究经费也用于医院的竞赛。经费使用达到上限时,全部停止使用。为了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一些项目负责人甚至会将与娱乐研究无关的费用计算在内,故意夸大费用。根据最新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纵向科研项目(科研补助金)完成后,如有结余资金,结余资金管理相对宽松,按照科研经费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横向研究经费(科研收入)完成后,结余资金可供项目负责人用于支持设备维护运营、人员培训等研发项目,也可用于业务。谈判招待费、研究生助理费和其他费用的具体支出数额和比例没有限制。部分科研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余额未及时转移。不结帐现象十分普遍,盈余资金管理缺乏相应的跟踪机制。
2.2实验室绩效激励不完善
实验室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实施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在科研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劳动。
按理说,他们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奖励。但根据医院科研管理规定,有工资收入。项目参与方不得支付劳务费。只有临时聘用的研究人员和没有工资收入的相关研发人员,才能列入预算。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劳动力成本已被取消。但事实上,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都会设定一定的比例限制。此外,实验室科研项目绩效支出占比较少,项目完成质量差异较小,绩效考核未充分体现。
3.医院中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的管理建议
3.1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实验室科研项目预算不同于工程预算,它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防止编制过于粗糙、过于详细。编制过于粗糙,不能满足预算考核需要,不能合理核定项目预算,罚款的准备将增加研究人员的额外负担。预算编制应遵循三个原则:目标相关性、政策遵从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医院管理部门还应下放预算调整权限。以实际状况、自身状况作为发展的基础,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预算管理的相关方法,并且建立起完善的机制,以保障审计工作可高效率。
3.2加强实验室项目管理医院要结合实际状况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政策,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使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按规定执行。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必须合理安排支出,尽量减少资金结余,不得违规使用和转移结余资金。研究项目的经费,应当在验收两年后完成并批准全额收回。可供其他医院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项目负责人应根据科研需要提出科研经费申请。财政部门将根据医院科研室提供的材料,将结余资金统筹到科研预研基金中。项目负责人不按时办理财务结算的,余额由医院使用。实验室中有很多大型仪器,为了保障实验室的运行需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做到章法可依。仪器设备是医院展开检测的主要手段和基础,是实验室建设、医学检测的重要部分。建立起合理且科学的科研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效应,保障科研成果的提升。
3.3加强技术和人才的应用
创新是组织内不同部门的综合和多样化努力的结果,实验室科研的管理与人才、技术培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组织框架必须为吸引人才、技术创造有利的环境,以便成功地创建项目管理。在新时代中需要切实的提升管理质量,其中技术的应用极为关键。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在每一个展开环节中将技术融入,进而才可为管理编制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在日常之中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或人员响应设备管理需求,开发相关软件,对下进设备进行综合应用,进而以保障管理工作的提升。以实际状况、自身状况作为发展的基础,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管理的相关方法,以保障工作可高效率落实。对技术人员展开培训,保障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持在稳步提升中。
【参考文献】
[1]黄强,吴思思,詹兰,胡立强,黄梦珠,蔡玥,皮晋魁.以公共科研平台及临床学科研究室建设促进医院学科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02):13-15.
[2]杨睿,齐昌菊,陈华,曹晔华,张伟,齐佳龙.上海市某二级与三级中医医院科研管理现状对比[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10):968-970+983.
[3]陈洁,张红霞,朱洁,许晨虹.基于“订单-虚拟币”模式的医院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绩效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2019,23(11):10-12.
作者简介:董学玮(1972-02),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当前职务:检验科副主任,当前职称:主管检验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