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磨玻璃结节的胸部CT影像特征及其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杨琪1 何良琼2
[导读]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结节的胸部CT影像特征及其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我院接诊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10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结节的良恶性差异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3名患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探讨通过胸部CT影像特征分析患者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方法。
        杨琪1    何良琼2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50202
        摘要:目的:分析肺磨玻璃结节的胸部CT影像特征及其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我院接诊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10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结节的良恶性差异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3名患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探讨通过胸部CT影像特征分析患者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肺磨玻璃结节胸部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良性组多数患者的肺磨玻璃结节形状比较规则,而恶性肿瘤患者的肺磨玻璃结节形状多数情况下呈不规则状态,与此同时,在结节边界方面,良性组患者的肺磨玻璃结节表面多数比较粗糙,相比之下,恶性组患者的肺磨玻璃结节表面多数比较平滑。与此同时,在两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分叶状征方面,良性组患者多数具备分叶状征,而恶性肿瘤患者则不具备这一特征。结论: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来说,良恶性结节的胸部CT影像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胸部CT影像特征也能够作为初步判断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结节良恶性的依据。
        关键词:肺磨玻璃结节;胸部CT影像特征;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相应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养成了定期体检的习惯,而在此过程中,CT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也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肺磨玻璃结节作为肺部结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主要分为恶性以及良性两大类,不同的结节类型在治疗方法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治疗的及时性,早期诊断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文章就针对胸部CT在进行相关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良性组53例患者,男性29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36岁至80岁,平均年龄为(63.5±9.4)岁;恶性组53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37岁至80岁,平均年龄为(63.7±9.6)岁。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主要为CT型号Siemend Somatom Perspective 64排 CT扫描仪,相关参数设置如下,薄层重建参数设置为1.25mm至1.55mm,层厚设置为5mm,与此同时,管电流相关参数设置为150mA,管电压参数设置为120kV。在正式开始检查之前,医护人员先需要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做好对患者的呼吸训练工作,在此基础上,切实保证扫描过程中图像的清晰度。扫描从患者的双侧肺尖位置开始至患者的肺底位置结束。在结束扫描之后,需要对扫描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对扫描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在此基础上,确保所获得图像的多平面性以及多方位性。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的胸部CT扫描图像进行观察,明确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形状、边界以及是否存在分叶状征。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通常情况下,人在呼吸的过程中,当处于吸气状态的时候,肺泡腔会自然扩张,当处于呼气状态的时候,肺泡在弹性回缩力的作用下会恢复到正常大小,在此基础上,完成体内以及体外的气体交换。但是,在非正常状态下,即患者肺泡腔内存在出血问题、肿瘤浸润问题、炎症问题以及液体潴留问题的的时候,人在吸气的过程中肺泡腔就无法实现完全充盈,而此时,患者若接受CT扫描检查,相关位置就会出现一种具有较高局限性的高密度阴影,但是,这种阴影还不足以完全将患者的支气管以及血管结构完全掩盖,从外形上来看,与磨玻璃影有诸多相似之处,即医学上所说的肺磨玻璃结节[1]。医学研究显示,若患者的肺磨玻璃结节长期存在,即患者肺部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但是相比之下,有早期肺癌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最常见表现为代谢率下降,因此,医生很难通过相关的标志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以往,要想达到对患者进行确诊的目的,在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最常见的标准,与此同时,这也是临床上进行良恶性肿瘤判断的基本标准,但是,由于这种诊断方式属于有创性检查,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因此,临床上操作难度较高,与此同时,这种检查方法也普遍存在敏感度低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想真正达到鉴别早期肺部良恶性肿瘤的目的,明确两种类型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十分有必要[2-3]。
        由于良性肿瘤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病机理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类型患者的CT影像表现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良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表现多为结节形状规则,多数情况下为椭圆形或圆形,边界相对粗糙,与此同时,还会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分叶状征,而相比之下,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表现多为结节形状不规则,边界相对平滑,与此同时,多数患者不具备分叶状征的特点。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差异,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浸润性、生长速度、细胞分化程度等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良性病变患者来说,由于出现渗出液之后,其会逐渐沿着患者的肺泡孔进行扩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的肺泡间隔会逐渐增厚,进而导致患者的病变组织与周围肺组织之间相对模糊,不具备清晰的边界。但是如果患者的病灶属于恶性病灶,在短时间之内就会实现膨胀性生长,在这样的情况下,肺泡就会逐渐趋向于光滑。
        但是,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明确,胸部CT影像只能作为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依据,却不能作为最终确诊的依据。由于患者之间的个体情况普遍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4-5]。
        综上所述,在针对存在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要想切实判断患者的结节属于恶性还是良性,根据不同类型患者所呈现出的不同CT影像特征能够进行初步判断,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CT影像表现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确诊的过程中还需要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
        
        参考文献:
[1]戴正行,胡春洪,王希明,陈琦,夏菁,姚柳,刘稳.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法CT图像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判断肺结节良恶性[J].放射学实践,2020,35(04):484-488.
[2]刘垚,华晨辰,范国华.肺磨玻璃结节HRCT影像特征与肺腺癌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04):588-592.
[3]李丽,张极平,王敏.肺磨玻璃结节诊断的新进展[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20(02):77-78-79-80.
[4]邢倩,张晓东,王霄英.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的肺结节影像学性质判断[J].放射学实践,2020,35(03):340-345.
[5]虞梁,王俊,李洪,李响,唐健玮,袁梅,陈亮.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征象鉴别诊断肺浸润性腺癌与微浸润腺癌[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02):248-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