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 AFM)指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凶险的急性重型心肌炎,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或)恶性心律失常,后者可导致阿斯综合征发作,如不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高,甚至发生猝死。发病机制多为病毒感染引起,20余种病毒可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病毒为主。近年来,腺病毒、EV-71、甲流H1N1病毒感染报道亦逐渐增加,病毒感染心肌后,导致一系列危及生命临床表现[1]。本文就我科一例暴发性心肌炎致恶性心律失常、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救治过程进行分析报道。
一、临床资料
患者,胡某,男性,45岁,主因“头晕半天,加重伴四肢抽搐5分钟”于2020-9-2 入院。病史特点:1、起病急,病程短;2、来院前半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不适,无头痛、恶心呕吐,无黑朦、视物模糊、乏力等不适,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期间突发四肢抽搐,伴双眼凝视,无口吐白沫、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持续约5分钟后自行缓解,紧急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3、既往体健,无特殊基础疾病史,近2周无明显感染史,平素有吸烟,偶饮酒,无冶游、吸毒史,无家族遗传病史。4、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5、辅助检查:随机指尖血糖8.9mmol/L,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HR:110次/分)。6、诊治经过:入院后予以卧床休息、吸氧、丙戊酸钠抗癫痫等对症治疗,体温正常,心率波动在75-100次/分之间,血压波动平稳,病情稳定。完善血常规:LYM 0.33*109/L,HGB 117g/L, hs-CRP 32.32mg/L;心肌酶:CK 342U/L,HBDH 229U/L, TnI:0.05ng/ml,CK-MB:20.74U/L, Myo 554ng/ml;肝功: TP 58.3g/L,ALB 33.0g/L,AST 121IU/L;肾功:UA 465.6umol/L;电解质:Na 135.30mmol/L,Ca 2.05mmol/L,P 0.69mmol/L,Mg 0.54mmol/L;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胸部CT:左肺上叶部分支气管扩张,左肺上下叶少许炎症;支气管炎征象。7、病情变化:2020-9-3 11:40患者行头颅MRI检查过程中再次突发一过性四肢强直,随后呼之不应,放射科医护人员查体未扪及大动脉搏动,无自主呼吸,立即中止检查,予以胸外按压,安置口咽通气管后予球囊辅助呼吸,并紧急呼叫我科协助抢救,心电监护示心脏停搏、血压、氧饱和度测不出,继续持续心肺复苏,肾上腺素1mg 静推两次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呼吸下于11:47转运至急诊抢救室,11:52气管插管成功,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1:53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心律,予以双相200J非同步电除颤未转律,继续予以胸外心脏按压,期间反复5次双相200J非同步电除颤,间断1mg肾上腺素静推、0.15g胺碘酮静推(首次0.3g),多巴胺150mg微量泵泵入,12:30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P:56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呼叫患者仍无应答,可扪及大动脉搏动,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mm,右侧4mm,对光反射迟钝,于12:45转至ICU治疗。患者入ICU后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经两次双相200J非同步电除颤、胺碘酮0.15g 静推后恢复窦性心律,后予以硫酸镁、氯化钾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患者未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后续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2020-9-9脱机拔除气管插管,2020-9-11意识恢复,反应稍迟钝,2020-9-14转出ICU, 2020-9-25行动态心电图:1、窦性心律:平均心率为67次/分钟,最低心率为53次/分钟,最高心率98次/分钟;2、未监测到R-R间期大于2000ms的长间歇;3、监测到房性早搏3个,单发3次;4、未监测到室性心律失常;5、监测到ST-T改变。后经治疗患者能吐露少量词汇,能自行吞咽食物,有视物追踪,记忆力、智力、空间构想能力不配合,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心肺腹无特殊,四肢肌力约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深浅感觉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于2020-9-25好转出院。出院诊断考虑:1、暴发性心肌炎2、恶性心律失常:室颤、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3、阿斯综合征4、心源性休克,5、呼吸衰竭6、重症肺炎(肺炎克雷伯菌) 、7泌尿道感染(粪肠球菌),8、缺血缺氧型脑病等。2020-11-9电话回访,患者家属诉患者神志清楚,可准确简单问答,生活仍无法自理,目前在家中行康复锻炼。
二、讨论
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多见于平时身体健康、无基础器质性疾病的青壮年,好发于冬春季[2],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凶险,首发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咳嗽、腹痛、腹胀、呕吐等,也有以头晕、晕厥、惊厥等为首发症状者,常因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若对AFM患者及时识别、救治,可减少心搏骤停的发生,同时避免或减少继发性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颅脑损伤等不良预后[3]。
2017年《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1],其中包括①机械性生命支持:机械通气、循环支持(IABP、ECMO);②免疫调节治疗: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 白;③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治疗[4,5]。
此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心外症状起始,起病急骤、发展迅猛,根据1999年暴发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患者符合诊断,其中以交感电风暴为主要表现,表现为快速室速和室颤反复发作,常需反复多次复律。但此患者反复出现室颤,除颤无效后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指出[6],室颤/无脉室速时,对CPR 、电复律和肾上腺素治疗无效时,可静脉应用利多卡因,之后再次电复律(Ⅱa 类适应证,B级证据)。尖端扭转型室速伴有QT间期延长,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阿斯综合征,重者导致SCD(sudden cardiac death)
暴发性心肌炎虽罕见, 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我们更应提高警惕,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能造成心肌损害,多篇临床报道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可伴发暴发性心肌炎[7]。此患者经积极排查,不支持新冠病毒肺炎,经我科及ICU等多科积极抢救,此患者虽抢救成功、度过生命危险期,但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如静脉血栓、缺血缺氧性脑病,我们应做好并发症预防,积极缓解心理障碍、抗凝、弹力袜等预防静脉血栓,早期脑保护和复苏后综合征的治疗[8],如亚低温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等, 本病例救治过程中我们仍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应加强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及诊断,积极学习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相关指南文献,加强专业技能操作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使更多危重症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医学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成人暴发性心肌炎工作组.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6):443-453.
[2]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体外膜氧合支持儿科暴发性心肌炎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1):36-41.
[3]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0,34(3):189-253.
[4] 刘文楠 ,杜美玲, 胡汉,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20,15(6):821-825.
[5] 邱俊涛,罗新锦. 体外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
科杂志,2017,24(4):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