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柏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1719
摘要:目的 对临床老年慢性肾病早期患者开展以家庭中心为核心的肾病管理、干预模式效果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管理的老年慢性肾病患者中,抽90例开展对照,随机分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平均。对照组常规进行干预,观察组使用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肾病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蛋白(ALB)、尿肌酐(Uer)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有误干预效果不同。结果 干预后可见,观察组Ser、BUN、ALB和Uer情况相对更低(P<0.05),而GFR要更高一些(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干预效果,影响更加积极。结论 临床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开展疾病干预的过程中,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肾病管理模式取得的干预效果相对较为满意,带来影响更加积极,有助于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优化。
关键词:家庭医生;早期肾病;管理模式;老年慢性肾病;干预效果;
引言:
慢性肾脏疾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直线上涨,尤其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之后,进一步出现肾功能的损害、损伤,以老年群体更为多见,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为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带来威胁[1]。在开展干预的过程中,社区基层医疗起到的作用较为突出,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动态性、个案性的优势,可以发挥自身更好的作用,进一步持续化的进行干预,为患者疾病康复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疾病的转归。家庭医师为核心的早期肾病干预模式可以发挥基层医疗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再结合患者个案化的疾病情况,针对性提出干预策略,采取干预方法,控制患者临床指标,避免肾病的进一步进展、发展,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寿命长度[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方法的干预应用效果加以收集、对比,评价有关干预效果,分析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老年慢性肾病早期患者都是本院所收治相关群体中选取,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患者年龄分布在65-84岁,平均(71.3±2.1)岁,经过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病1-2期,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精神、意识状态正常,无精神障碍、重大器官或系统病变以及不能配合干预的患者。这一基础上,所有患者高度接近(P>0.05),满足对照试验原则和标准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开展干预,定期进行体检,然后随诊时根据体检结果、用药情况、指标控制情况调整干预方法和干预措施。观察组则采取家庭医生早期肾病管理,首先开展健康教育,围绕着患者疾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明确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情况下开展持续治疗的关键性和必要性。基于很多患者认识不足,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反复宣教,让患者充分理解、了解疾病进展和发生的机制,配合治疗,控制好原发病,并在这基础上有效的配合治疗,进行自我护理[3]。定期进行随访,提供免费体检,引导患者客观认识自身疾病特点,有效的配合干预。其次根据患者现有的健康情况,辅助制定生活规划和饮食规划,每周进行3-5次运动,一次30min,可以根据患者喜好选择慢走、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在营养膳食方面,必须要戒烟限酒,采取低优质蛋白、适当热量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1·d-1,占每日膳食摄入营养总量15%。最后开展用药指导,合理应用药物,明确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自我保养和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蛋白(ALB)、尿肌酐(Uer)对比。
1.4统计方法
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可见,观察组Ser、BUN、ALB和Uer低,而GFR要更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慢性肾病需要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避免出现相关问题,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目前公认的是,老年慢性肾病患者越早加以控制,取得的干预效果越满意[4]。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干预可以立足于患者疾病情况,针对性的加以干预,健康教育更加贴近于患者个人情况,具备较强的个案化特点,有助于疾病的早期管理和早期控制,干预效果相对较好一些。
如上所述,临床开展老年慢性肾病早期干预的过程中,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管理、管控方法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好,患者指标恢复情况更加积极,有助于有效的进行疾病早期控制。
参考文献:
[1] 陈春会、刘祯帆、龙霖. 老年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J]. 护理学杂志, 2020, v.35(17):15-18.
[2] 齐郑, 潘洪波, 刘帅,等. 基于家庭医生制度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慢性肾脏病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 v.34;No.411(03):29-31.
[3] 李晓飞, 宋彩萍, 宋彩萍. 多学科联合照护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6):669-669.
[4] 邢秋燕, 李凤云, 刘莹,等. 家庭医生模式下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体系的构建[J]. 护理研究, 2020(19):3382-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