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王海峰
[导读]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可能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若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立即根据感染类型对症治疗,有助于缓解儿童的病症,避免病症长期发展对儿童的身体造成影响。
        王海峰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陕西 安康725000   
        摘要: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可能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若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立即根据感染类型对症治疗,有助于缓解儿童的病症,避免病症长期发展对儿童的身体造成影响。目前儿科临床用药时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较多,不利于儿科治疗工作的开展,甚至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分析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状况,并根据相应的因素采取对应的措施,是保证儿科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童;用药误区;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800例,纳入标准:(1)通过相关研究获得确诊;(2)未出现其他感染疾病史。排除标准:(1)患儿存在多种药物过敏史;(2)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用药。研究组实施采用用药错误防范机制进行临床治疗:(1)适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需要严格控制患儿使用抗生素,减少使用剂量,病情较轻者免使用抗生素;(2)查明病因:确定药物种类,医师需要查明患儿病因,寻找呼吸道感染病因,根据患儿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用药安全,并了解患儿病史、相关症状与病原体等影响因素;(3)联合治疗:中医不良反应小,但治疗速度较慢,但相对安全,可针对患儿情况采取联合治疗方案;(4)给药时间:不同药物用药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药物发挥更好的药效,需要注意患儿给药时间与次数,保证治疗效果;(5)药物剂量:在选择药物期间,需要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必须使用抗生素,需要遵循药效好,且不良反应少的原则,避免不良反应对患儿病情造成影响,尤其在联合用药后,避免药物对患儿器官造成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主要临床用药误区,并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失误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用药失误发生情况。研究组抗生素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占比、抗生素疗程不准确占比、未进行充分的药敏实验占比、药物剂量不恰当占比、应用指征不明确占比、激素用药量超标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用药误区及原因分析
        (1)抗生素应用指征不明确: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疾病时,症状多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而导致儿童发热和咳嗽的主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目前临床医师诊治时,无论儿童发热和咳嗽症状是否严重,并且未对儿童进行明确诊断时,即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甚至有部分患儿在入院时,由于症状较为明显,医师开始治疗时即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无指征的使用抗生素和不适宜的经验性选药均会对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患儿在后续治疗中应用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时无法发挥应有的疗效。
        (2)药敏测试不充分:(1)部分患者对某种抗生素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而不同药物对不同患者的疗效均有一定的差异;(2)如果过度使用固定的药物进行治疗,很可能导致某一药物区域性的高耐药率,导致这一药物在某些地区无法在临床上继续使用。因此未进行充分的药敏测试即开始用药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3)病原体未明确即开始用药: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疾病时,致病病原体可能包括细菌、病毒及常见的支原体等不典型病原菌,而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的作用效果差异较大。如果在尚未明确病原菌的状况下,随意应用抗生素,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造成药物资源浪费及发生耐药等。
        3.2用药管理对策
        (1)严格掌握抗生素适应证: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时,应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并根据患儿的临床诊断结果对疾病状况进行观察,尽量明确患儿病症是否需应用抗生素。由于细菌极易出现耐药,若患儿并非细菌感染或症状较轻,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抗生素。
        (2)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儿的诊断进行合理用药,使用抗生素治疗前进行相应的过敏反应测试,避免患儿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联合用药时尽可能选择具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进行联用,既有助于药效的发挥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累及或发生。使用药物过程中,既要正确掌握药物使用剂量,又要按照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才能避免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用剂量错误和用药时间错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儿科呼吸道感染,需要积极对用药误区进行分析,并加强预防措施,降低临床用药差错率,保证用药安全,促进患儿健康。
        参考文献
        [1]梁东靖.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25):314.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5.25.462.
        [2]苏桂英.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及对策[J].母婴世界,2017(23):109,111.DOI:10.3969/j.issn.1671-2242.2017.
        [3]伏昱璇,谷丽,杨蓉,等.呼吸道病原体9联检与咽拭子培养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3):87-90.
        [4]尉耘翠,贾露露,张萌,等.儿科医师对哮喘控制类用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用药选择及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价的调查[J].中国药房,2019,30(3):408-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